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0环保工程师考试资料:常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

2010-09-09 10:55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3.4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

  3.4.1污水及污泥处理流程中的计量和监测仪表

  污水处理厂中各种测定与检测是提供污水与污泥的质与量的信息的重要手段,应明确安装仪表设备的目的,掌握设计与安装仪表的要点。

  1.污水处理厂的检测项目与取样

  (1)检测项目

  有关量的检测项目主要有:处理设施的进水流量,沉砂池水位,沉砂量,排泥量,供气量,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浓缩污泥量,产气量,投药量等。

  污泥与污水的质的检测主要包括经常或连续地检测水温、pH、SS、VSS、DO、BOD、COD、有机氯、总磷以及污泥沉降比等指标。

  (2)检测的取样

  ①取样方法

  常规定时取样,非常规定时取样,整日连续取样,短时间内取混合试样。

  ②取样位置

  包括进水管道、沉砂池、初沉池入口及出口、曝气池内、回流污泥渠道、二沉池出口、初沉池排泥口、浓缩池等。

  2.检测仪表的选择

  应该考虑检测的目的,检测的环境条件,检测精度、重现性与响应性,检测对象的特殊性,各种信号的特征,检测范围等,选择合适的仪表。

  3.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检测方法与仪表设备

  (1)流量的检测方法与设备

  主要有堰板、文丘里管、喷嘴、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巴氏计量槽以及P-B计量槽等。

  (2)污泥浓度的检测方法与仪表

  污泥浓度的检测方式有光学式、超声波式和放射线式等。

  (3)污泥界面的检测方法与仪表

  污泥界面计的工作原理与污泥浓度检测仪类似,也是利用光学和超声波的原理来检测。

  (4)有机物的检测方法与仪表

  常见的有机物检测仪表包括COD计、UV计、TOC计与TOD计等。

  (5)检测信号的变换方法,常采用信号变换器。

  3.4.2污水及污泥处理流程中主要控制回程的选择和设计要点

  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单独控制、联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三种。

  1.污水预处理设施

  需自控的设备有进水闸门、格栅式除污机以及除砂机等。

  2.初沉池

  需要自动控制的机械设备主要是刮泥机和排泥泵。

  3.曝气池

  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核心构筑物,其自动控制对整个处理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控制参数有供气量、回流污泥量和排泥量等。

  4.二沉池

  可以采用定污泥排放量控制、间歇定时排泥控制、定污泥龄控制以及随机排泥控制等实现自动控制。

  5.接触池

  可以在接触池的出口处设置余氯检查仪,根据余氯浓度信号,自动改变氯的投加量。

  6.污泥浓缩池

  主要是指排放浓缩污泥的控制,控制方法主要有:用计时器控制排泥泵的启动与停止,这种方法常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或者用计时器和预置计数器控制每日排出一定的浓缩污泥,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的污水处理厂。

  7.厌氧消化池

  控制方法有污泥投配与排出的控制、搅拌控制及温度控制等。

  8.污泥调理过程

  可以采用药品溶解控制或者投药量控制等实现自动控制。

  9.脱水机

  对于真空过滤机,为了使其保持具有额定的过滤能力,应当控制污泥转筒中保持一定的污泥量,一般通过检测转筒中的污泥量和调节进泥管上的闸阀进行控制。而压滤机需要控制的因素是过滤和压滤时间。

  3.4.3污水处理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主要有分布式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应当充分考虑处理的平面布置、工艺特点、监视方式等情况,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内容,做好系统的设备选型。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