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一)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即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8.0.1 岩石出露或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可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
8.0.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宜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搜集资料时,宜包括航空相片、卫星相片的解译结果。在详细勘察阶段可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作补充调查。
1、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和比例尺
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部要素,即测绘拟建场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系和不良地质现象、已有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状况和建筑经验、可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分布等。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一般可有以下三种:
1)可行性研究勘察
比例尺1:5000-1:50000。
2)初步勘察阶段
比例尺1:2000-1:10000。
3)详细勘察阶段
比例尺1:200-1:2000。
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
8.0.3 2 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滑坡、断层、软弱夹层、洞穴等),可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
地质界限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应低于3mm。
2、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工程地质测绘有像片成图法和实地测绘法。
像片成图法是利用地面摄影或航空(卫星)摄影的像,在室内根据判释标志,结合所掌握的区域地质资料,把判明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系和不良地质现象等,调绘在单张像片上,并在像片上选择需要调查的若干地点和路线,然后据此做实地调查、进行核对修正和补充。将调查得到的资料,转绘在等高线图上而成工程地质图。
当该地区没有航测等像片时,工程地质测绘主要依靠野外工作,即实地测绘法。
实地测绘法有三种:
(1)路线法。路线形式可为直线形或折线形。观测路线应选择在露头及覆盖层较薄的地方。观测路线方向应大致与岩层层走向、构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相垂直。
(2)布点法。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不同的比例尺,预先在图上布置一定数量的地质点。对第四系地层覆盖地段,须有足够的人工露头点,以保证测绘精度,适用大、中比例尺测绘。
(3)追索法。追索法常是在布点法或路线法基础上进行,它是一种辅助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中规定测绘方法如下:
1、目测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测绘。
2、半仪器法,适用于中等比例尺的测绘,它借助于罗盘仪、气压计等简单的仪器进行。
3、仪器法,适用于大比例尺的测绘,它借助于经纬仪、水准仪等较精密的仪器进行。
4、卫星定位系统(GPS),满足精度条件下均可应用。
(二)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测绘
遥感是指根据电磁辐射的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中的各种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加工处理成遥感资料(图像或数据),用来探测识别目标物的整个过程。
1、应用方法
将遥感资料应用于工程地质测绘中需经过初步解译、野外踏勘和验证以及成图三个阶段。
2、遥感影像资料的比例尺
遥感影像资料比例尺,可按下列要求选用:
1)航片比例尺,宜采用1:25000~1:100000。
2)陆地卫星影像宜采用不同时间各个波段的1:250000~1:500000黑白像片和假彩色合成或其他增强处理的图像。
2)热红外图像的比例尺不宜小于1:50000。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