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石灰搅拌桩身的排水固结作用
通过对一些工程施工的石灰搅拌桩观测,发现施工期桩体含水量总是很高,直观表现在桩顶的垫层上有明显的圆形湿痕,表明桩体含水量及渗透系数均大于桩间土。由于桩身材料拌合不均匀,以及配合比、掺合料不同,涮得桩身渗透系数在4.07×10-3-10-5cm/s之间,相当于粉砂、细砂的渗透系数,较粘土、亚粘土的渗透系数大10倍至100倍,说明石灰桩身排水固结作用较好。
生石灰作为固化剂时,软粘土的渗透性系数随着时间而直线上升;而用10%的水泥作为固化剂时,软粘土的渗透系数随着时间而直线下降。石灰适合于塑性指数较高的软粘土地基,水泥适合于塑性指数较低的软土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用石灰处理的临时加固效果在前数小时内比水泥处理的要明显来得快。
值得注意的是,当石灰搅拌桩渗透系数K值足够小(如软粘土地基),而桩的直径d又足够大(例d≥50cm时),即使桩处于水下,也不能形成充分供水的条件,石灰搅拌桩的含水量仍然较初始含水量大幅度减小。在天津塘沽软土路基试验中,于五年后挖出石灰桩,也发现桩身仍非常坚硬,日本的一份资料谈到,即使在含水量高达100%的软土中,石灰桩身强度也比周围土的强度高达10倍以上。
3.石灰搅拌桩与桩间土的复合地基效应
生石灰加固软弱地基后,石灰搅拌与未加固部分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复合地基的强度包括搅拌桩桩体的强度和桩周土粘聚力增加后的强度,石灰搅拌桩与周围地基相比具有更高的抗剪强度。与生石灰搅拌桩邻接的桩周土,由于拌合时产生的高温和凝聚反应形成厚度达数厘米的高度硬壳,此层硬层的存在影响了石灰搅拌桩的吸水和排水,尤其是后期排水,但在施工期内此层硬壳尚未形成,排水作用是可以发挥的。从对一些工程的天然土和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中,发现石灰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加荷后稳定时间较天然土基为短,也就证实了石灰搅拌桩的排水固结作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