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搅拌桩与桩间土的复合地基抗剪强度可用下式计算:
τˊ=(1-dˊs)Cˊ+ dˊsτp(1)
式中:τˊ——复合地基抗剪强度,KPa;
τˊP——石灰搅拌桩的抗剪强度,KPa;
dˊs——消化和凝硬反应结束后石灰搅拌桩加固率(面积比)
dˊs =(1.5-1.8)ds(2)
ds——石灰搅拌桩置换率(面积比)
ds =πd2/4l2(3)
d——石灰搅拌桩直径,d=50cm;
l——石灰搅拌桩间中心距,cm;
Cˊ——石灰搅拌桩加固后地基土的粘聚力,KPa;
Cˊ=Co+dΔP,(4)
式中:Co——原地基土的粘聚力,KPa;
d——经石灰搅拌桩处理后的强度增加系数,d= 0.1-0.4;
ΔP——有效压缩荷载,它是固结试验曲线中与加固后孔隙比e'对应的压缩荷载P'与固结屈服应力Pc之差。
石灰搅拌加固后的地基,桩体强度高于桩间土。因此,在工程结构荷载和车辆荷载作用下,土体被压缩,承载力主要靠桩体承担。由于土相对于桩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桩面对桩周土产生一向上的摩擦阻力,故靠近桩周土的压力值为向下的施工荷载值与向上的摩擦力两部分之和。因此,靠近桩边的土承受的压力最小,桩间地基土应力降低,而石灰搅拌桩桩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根据基础底面桩和桩间土上埋没的土压力盒测定结果,得出桩体和桩间土的荷载应力分担比n=P/S=3-15(为石灰搅拌承担的应力,为桩间土承担的应力)。在用石灰搅拌桩加固公路软基时,一般采用n=3~5较适宜。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