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建筑电气 > 正文

关于计算机房工程电气设计的探讨

2009-11-24 14:03    【  【打印】【我要纠错】

  1.1、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计算机系统是由许多复杂的高密度组装的电子器件组成的中央处理机(CPU)以及高精密的外部设备组成的。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某一环节很难避免发生故障。因此计算机系统的

  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影响计算机发展与应用的核心问题。而计算机房工程的可靠性与机房环境、供配电、接地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对供配电系统和接地系统而言,如果处理不得当,诸如电网过渡引发直流电源振荡将会使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该为"0"的变成"1",使软件出现"奇偶位错误",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可靠运行,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1.2、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寿命

  对计算机房内静电的影响而言,静电可以通过人体、导体触及计算机可导电外壳时,有可能击穿其电子器件而使计算机出现偶然性故障及器件损坏。

  1.3、保证信息安全的要求

  据有关资料介绍,大部分计算机运行时频率介于0.16MHz~400MHz之间,辐射强度大致为40dbθV。如果供电电源质量没有保证,供电频率超出计算机要求的稳态频率偏移范围,将降低计算机抗干扰能力,辐射到空间的信息将面临有可能被干扰,被篡改,甚至被窃取的危险。

  1.4、保证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例如:计算机房照明,如果处理得当,将会大大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缓操作人员的视疲劳程度,减少操作上的误动作。

  以上是从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为出发点对计算机机房工程电气部分提出的基本要求,做为电气设计人员,应该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在做计算机机房电气设计的同时,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如《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等。下面将从供配电系统、接地系统、防静电几个方面对计算机房工程电气设计做进一步探讨。

  2.1 供电系统

  电子计算机房的用电负荷等级和供电要求应满足《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其供配电系统应采用电压等级220V/380V,频率工频50HZ或中频400HZ~1000HZ的TN-S或TN-C-S系统,电子计算机的主机电源系统按设备的要求确定。电子计算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可能,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为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可靠性,最理想的技术措施是在配电设备前端增加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10~15Min),在下列各种情况中,该措施应是必不可少的。

  (1)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仍不能满足要求时。

  (2)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

  (3)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

  (4)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

  (5)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时。

  2.2 供电质量

  为了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计算机房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机房容量较大时,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容量较小时,可采用专用低压馈电线路供电。

   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置。

  机房内其它电力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UPS供电。主机房内为计算机设备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与其它负荷应分别供电。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上,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应小于20%。

  计算机电源系统应限制接入非线性负荷,以保持电源的正弦性

  2.3 设备选型及综合布线

  计算机房内设备选型以及综合布线从形式上虽然没有具体要求,但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并结合上述计算机设备的供配电特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2.3.1设备选型

  (1)专用配电箱内保护和控制电器的选型应满足规范和设备的要求。

  (2)专用配电箱应有充足的备用回路,用以计算机系统的扩容。

  (3)专用配电箱进线断路器应设置分励脱扣器,以保证紧急情况下,切断所有用电设备电源。

  (4)专用配电箱设置电流、电压表以监测三相不平衡度。

  (5)专用配电箱设置足够的中线和接地端子。

延伸阅读:计算机房 设计 电气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