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管理 > 正文

油库消防安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009-12-09 14:34    【  【打印】【我要纠错】

  油库分为原油库和成品油油库,原油库采用外浮顶型储罐,成品油库采用拱顶和内浮顶型储罐。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来探测火灾发生初期主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燃烧是一种伴随有光和热的化学反应过程,原油和成品油的燃烧初期最显著特征是释放能量使环境温度升高,因此油库火灾信号探测主要采用温度检测作为火灾探测对象。

  目前主要应用有以下3种温度探测器:

  (1)线型感温探测器,通称感温电缆;

  (2)点型定温式探测器;

  (3)感温熔塞式氮气检测系统。以上3种感温探测器均以检测温度定值作为火灾信号。即一旦感温探测器安装处温度达到设定值,感温探测器向控制系统发出一个数字量火灾信号,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对火灾信号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延时,确认后启动灭火系统,对火灾进行灭火。另外火灾探测器还有红外紫外复合式火焰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等类型。设计要根据具体工程和使用环境确定其某一类型火灾探测器或它们的组合。

  目前大庆油田油库主要采用感温电缆和点型定温式探测器。早期在某油库10×104m3油罐消防设计中,采用的是氮气感温熔塞式检测系统。感温电缆和点型定温式探测器安装维护较简单,目前普遍采用。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模拟控制盘组成。设计中宜采用与火灾探测器同一生产厂的产品或有良好的配套性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以确保火灾检测信号与系统之间的传输准确可靠。该系统一般采用计算机智能技术,按着火灾报警和灭火控制程序编制消防控制应用软件,完成火灾信号处理、报警、模拟显示、联锁及控制和诊断等功能。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供电要求:主电源为交流消防电源,备用电源为直流电源(24V,3.510.0AH)。

  自动喷淋冷却和泡沫灭火系统

  喷淋冷却和泡沫灭火系统由消防水泵、冷却水泵、泡沫液储罐、泡沫发生器、压力比例混合器、水控制阀和泡沫控制阀组成。控制阀应选用消防专用控制阀,同时应设计消防水的压力控制仪表,液位检测仪表和消防水系统启动检测仪表等。控制系统随时检测其状态,确保该系统始终处于待命状态。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由于油田建设不断发展,油库的规模越来越大,仅靠管理人员保证油库安全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近年来大庆某油库设计了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可实现对油库内重要的生产设施进行监视,有利于发现火灾发生初期出现的烟雾和火焰等现象,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火灾状态下该系统可进行监视和录像,电视监视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以及固定式消防系统构成一套完整的自动消防系统。电视监视系统主要包括:室外前端设备、室内前端设备、系统矩阵主机、彩色监视器和摄像部分。室外前端设备是安装在高塔上(4050m)的全天候彩色夜视摄像机,主要监视库区,其扫描半径可达1km.室内前端设备设置若干套防爆彩色摄像机,主要监视油泵房和计量间等。

  消防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每座油库都具有自身特点,消防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具体工程而定。既要满足用户当前投资要求,又要保证达到用户长期效益的目的。系统的设计方案有3种。

  (1)火灾自动检测报警方案。仅设计火灾检测报警系统,该系统检测到火灾信号时,进行声光报警并在模拟控制盘上指示出火灾信号发生的位置和性质,值班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核实,采取有效措施。

  (2)火灾自动检测报警人工确认灭火方案。设计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喷淋冷却和泡沫灭火系统,该系统检测到火灾信号时进行声光报警,并在模拟控制盘上指示出火灾信号发生的位置,值班人员确认后,启动自动喷淋冷却和泡沫灭火系统,进行自动灭火。这样可减少误动作,避免消防水和泡沫损失。

  (3)火灾全自动报警灭火控制方案。在火灾检测系统中,设计多参数检测。根据火灾信号,自动启动不同的灭火系统。如:系统检测到火焰信号,自动启动喷淋冷却和泡沫灭火系统;系统检测到温度信号,只启动喷淋冷却系统;系统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报警信号,只进行声光报警。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