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如何提高周例会的效率

2010-01-29 10:16    【  【打印】【我要纠错】

  周例会是项目参与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例行沟通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认识到周例会的作用与形式,明确流程并严格执行,才能提高周例会的效率与质量。

  在IT项目的周例会上,我们可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以下描述的场景:

  1、原定1个小时的周例会,结果开到4个小时还没有结束;

  2、例会上只有领导在发言,其他人都在听。会议结束后,发现本子上记满了领导的讲话内容,根本没有涉及项目中的问题;

  3、周例会上甲方的一个小组长与乙方的一个小组长开始了口若悬河的辩论赛,其他的参加人员,不是观众就是评委,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4、周例会上有人在练三心二意功法:耳朵在听别人发言、眼睛看着笔记本的屏幕、心里想着今天的晚餐,其间还要收发一两条短消息,与临座位的与会者交头接耳。

  5、开了两个小时的周例会,大家都已经说得口干舌燥,却仍然不能得到一个结果。

  6、定在9点钟开始的例会,到了9点半时,人员还没有到齐,实际开会时间总会比预定时间晚上半个小时;

  7、周例会开完了,没有参加的人需要四处去询问开会人,“我说哥们,这周例会都讲了些什么?”,结果是问一个人回答一个版本。

  8、周例会上,针对技术架构是采用实时接口还是非实时接口,进行SWOT讨论,懂技术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懂技术的人如听天书。

  9、周例会开始后,无人发言,最后只好草草收场,看起来项目进展很顺利,最后却是难逃项目延期的命运。

  这些场景往往或促成我们对周例会机制的抱怨,或使参与者对周例会的内容漠不关心,甚至怀疑周例会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究其原因,还是周例会自身的定位与实现方式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下面将从周例会的作用、形式、流程上进行说明,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周例会,尽可能的提高周例会的效率与质量。

  周例会的作用与形式

  IT项目的周例会是项目管理与项目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假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全体人员都有把握在即定的范围、时间、成本之内完成项目,而项目涉及的资源情况、外部相关环境、内部环境都不发生变化,项目成员之间信息沟通顺畅、理解一致的情况下,项目的周例会或许是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现实却是需要我们尊重这些假设,需要我们随时的应对当这些假设不成立时引起的变更,IT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变化中建设,在变化中更成熟。多数情况下,一期项目的结束,往往伴随着下一期项目的开始。这与最近十几年,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周例会是项目参与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例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甲方、乙方、监理方、相关利益方等通过周例会来交换彼此的问题、意见、可能承担的风险等,共同讨论项目范围、时间、成本的变化情况。周例会需要对每周的项目实施状态进行总结与分析,调整下一周的项目任务计划,分析当前的项目实施情况与项目的整体计划安排之间的支撑关系,周例会需要明确反映、记录项目各方对项目当前状态的意见与决策。

  一般在项目初始阶段,就需要在项目配置文件的沟通管理章节中对周例会进行说明,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周例会的召开时间、地点、主持人员、参与人员、周例会的介绍模板、会议纪要模板、会议纪要的审核流程、会议纪要的发送人员列表、周例会过程简介、周例会基本要求、特殊情况处理等内容。这种事先的约定,一旦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就需要按规定严格执行,这是项目实施中的“法律”,是项目参与者的游戏规则。沟通管理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其中关于项目的周例会的相关规定,也会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进行调整。无论如何调整周例会的规定,周例会应该具有的元素都是必不可缺的。例如:会议纪要的审核流程可以增加或是简化环节,变更人员,调整审核的约定时间,审核的手段方式等,但审核本身是必要的,会议纪要一定需要各方的审核后,才是可以存档与发布的版本。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理解,制定严格的流程,才能减少或避免上述的一些不合适的场景的出现。

延伸阅读:效率 例会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