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管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投资项目管理师辅导资料:涉外税收和有关政策

2015-01-12 14:53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涉外税收是一国国家税收中涉及外国纳税人的特定部分。它体现为一国政府与其税收管辖权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的税收征纳关系。

  (1)关税

  1定义:关税是指一国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或者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2征税依据:1985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其中第五章为《关税》。1987年9月12日,国务院根据海关法重新修订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3特点:第一,关税是统一的国境征税;第二,关税是以进出境货物或者物品为征收范围;第三,海关是关税征收管理机关;第四,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第五,关税可以起到调节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

  4纳税义务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和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5关税减免:对下列货物,经海关审查无讹,可以免征关税:

  1)关税税额在人民币1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

  2)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3)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4)进出境运输工具装载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饮食用品。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进口货物,海关可以酌情减免关税:在境外运输途中或者在起卸时,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起卸后海关放行前,因不可抗力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海关检验时已经破漏、损坏或者腐烂,经证明不是保管不慎造成的。

  自2002年1月1日起,我国的税则设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四栏税率。

  (2)关税的种类

  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划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按照征税的目的分为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报复性关税和反倾销关税等。

  1)进口税。它是指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一般进口税通常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要低,税率差幅往往很大。正常进口税通常就是指的最惠国税。

  2)出口税。它是指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征收出口税将增加出口商品成本,削弱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不利于扩大出口,目前只对在世界市场上已具有垄断地位的商品和国内供不应求的原料品,酌量征收。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考虑,也对部分出口商品征收出口税。

  3)财政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4)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按其保护的具体目的分为普通保护关税和特别保护关税。普通保护关税以限制或阻止外国竞争性商品的进口,保护国内幼稚产业为目标;特别保护关税以反倾销、报复、制裁等特定的目标为目的。特别保护关税主要分为进口附加税和差价税两大类。保护关税的税率要高,有时高达百分之几百,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5)报复性关税。是指为报复他国对本国出口货物的关税歧视,而对相关国家的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它是一种被动性或者是强迫性的手段。

  6)反倾销关税、反补贴关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外国的倾销商品,在征收关税的同时附加征收的一种特别关税,其目的在于抵销他国补贴。

责任编辑:cj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