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城市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并在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变更地籍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将变更资料通过所用的地籍信息系统软件写入地籍信息系统中,变更系统数据库,以保证地籍信息系统中资料的现实性。被变更的宗地资料则会自动进入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历史库,并能实现历史的回放。
如上所述,宗地变更可分为宗地属性变更、图形变更、图形与属性同时变更。
对于单纯的宗地属性变更,非常方便,在地籍信息系统中调出宗地的资料(包括地籍调查表、审批表、登记卡、归户卡、土地证等),根据外业变更地籍调查的成果修改相应的表格,重新进行登记、审批、发证等。发证后在地籍信息系统中保留本宗地新的资料,旧资料自动入历史库。
对于城市的旧城改造、连片建设用地开发、道路拓宽等情况,要涉及到大量宗地的变更,而且大都是图形与属性同时变,具体作业步骤是:
1.首先确定变更范围,从地籍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查询出该范围内的所有宗地(包括地物),形成图形文件和对应的属性文件,输出电子地图(供野外变更地籍调查时数字法测图采用)或模拟(纸质)地图(供野外变更地籍调查时模拟法测图采用);
2.野外实地测量,由地籍信息系统所提供的软件完成对变更范围内的宗地和地物进行删除或修改,添加新的宗地和地物,形成新的电子地图(包括属性信息)或模拟地图;
3.如果是模拟法测图,对新测的模拟地图进行矢量化处理;
4.对新测的电子地图,由软件完成逐个对宗地的进行宗地图形与属性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检查和修改;
5.将变更的数据进行试入库,并对入库后的数据与库中相关的数据自动进行一致性检查,如宗地的四至关系是否正确等;
6.如果检查出错误,软件系统会自动给出检查报告,并指出错误的情况,然后再进行人工修改(一般是属性输错,或宗地的界址点输错等);试入库检查正确后,进行变更宗地的登记、发证等,并将变更后的宗地资料入库,将变更前的宗地及内部的地物(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写入地籍信息系统的历史数据库。在将变更前的宗地写入历史数据库时,只写入被变更的宗地(而不是将一个街坊或图幅内的所有宗地写入历史库),并自动建立起历史宗地与现状宗地的关系,一起写入历史库。
上一篇:变更地籍测量的准备工作
下一篇:界址调查及地籍资料的变更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