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庭前准备阶段。主要事项有:1)召开合议庭准备会议;2)传唤、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3)公告。
2.出庭情况审查阶段。出庭情况审查内容是:1)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2)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3)审判长宣布开庭;4)宣布案由、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3.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调查的内容是:1)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宣读答辩状;2)当事人陈述和询问当事人;3)询问证人、审查证人证言材料;4)询问鉴定人、勘验人,审查鉴定结论、勘验笔录;5)审查书证、物证及视听资料。
4.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辩论的顺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再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然后双方相互辩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应在原被告发言后再发言。
法庭辩论由审判长主持,任何人发言须经审判长许可。辩论时,当事人重复陈述、陈述与案件无关的内容,甚至侮辱、攻击谩骂对方的,审判长有权制止。辩论中提出与案件有关的新的事;实、证据,由合议庭决定停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
5.合议庭评议阶段。在评议时,合议庭成员可以平等地表明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合议庭成员意见不一致时,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多数意见作出裁决。评议过程制成评议笔录,评议中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人笔录,由合议庭全体成员签名。本案是否属于重大、疑难的行政案件,是否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6.公开宣判阶段。行政案件无论是否公开审理,都应当公开宣判。能够当庭宣判的,由审判长在休庭结束,恢复开庭后当庭宣判,并在一定期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不能当庭宣判需要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当定期宣判。审判长可以当庭告知当事人定期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也可以另行通知。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当事人判决书。
7.闭庭。由审判长宣布闭庭。
上一篇:执行程序的提起与执行准备
下一篇:审判组织形式和审理方式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