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路桥工程 > 正文
2014-05-28 16:33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①张拉工艺流程:制束→穿束→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锚具外钢绞线切割。
②下料及编束:钢绞线的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按设计尺寸下料后,编束后用20号铁丝绑扎,间距1~1.5m.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用梳溜板理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
③穿束方法:人工穿束(长度超过120m的钢绞线宜采用穿束机穿束,宜做成梭头并编号)。预应力成孔采用预埋波纹管、内穿塑料管的方法施工。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安装。
④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能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前对千斤顶和压力表进行对应校核,校正有效期为6个月且不超过300次张拉作业。张拉用工具锚和限位板必须与千斤顶和工作锚配套,锚具、夹具的性能和硬度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⑤预应力张拉前,应清楚管道内杂物和积水。
⑥按设计张拉顺序施工。按均衡对称,交错张拉的原则进行。在张拉前根据测试的管道摩阻及喇叭口摩阻实验数据,调整张拉力,实行张拉力和伸长值指标双控,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伸长值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不得超过计算伸长值的±6%.
⑦张拉加载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预应力张拉前应用初张拉0.1σk张拉一次,再开始测伸长值,张拉顺序为:
0→0.1σk(作伸长量标记)→0.2σk→σk(持荷5分钟)→锚固。
张拉记录宜采用0.2σk时伸长量减去0.1σk时伸长量来代替0~0.1σk的伸长量。
⑧终张拉完成,24小时候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即可切割锚外多余钢绞线,用角磨机切割。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