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施工组织 > 给水排水 > 正文

给排水综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回灌水的应用

2016-01-28 19:19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为全球人均占有量的1/3.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由于缺水,水资源已成为一些地区及城市工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给城市居民造成许多困难与不便,成为社会生活的隐忧。有的地区和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漏斗区不断扩大,地面沉降,水资源恶化,海水人浸,以致地下水濒于枯竭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水源污染,长距离输水以及其它一些原因,城市给水工程的经济效益下降,单位工程造价成倍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

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低在城市中,工业是主要用水部门。水在工业生产中被利用的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城市用水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存在许多浪费现象,由于节水观念薄弱,装表率低或至今仍沿袭“包费制”,加之许多管线年久失修,节水器具未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以及管理疏漏等原因,居民用水的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水体污染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水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可利用水量减少,从而加深了水的供需矛盾,而水体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对人体与社会的危害以及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当前,城市、工业和农业几乎普遍地从严重污染的河流中取水,从这种水源取水,无疑是最普通的废水再用方式中的一种。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几亿人饮用间接的废水再用水。随着可用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世界各国对有限的水资源的贮存、再循环与再用的迫切性的认识正逐步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已是世界上关注的问题。城市污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城市污水如能去除污染物,改善水质后加以利用则能除害兴利,取得多重效益。因此,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城市污水的净化、再生与利用。将城市污水处理厂改为再生水厂,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内外在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方面已建立起许多示范工程和实际应用工程。城市污水量随着水量的增长而增加,由于许多国家对污染的控制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同时在法律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因此,城市污水水质相对比较稳定,它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又不需要长距离引水,只要处理得当,是城市可利用的第二水资源。

回用于工业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处理后的二级出水可用于冷却水、锅炉用水、工艺用水、油井注水和消防用水,但用于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最为普遍,约占工业用水总量的70,其主要条件是不应产生腐蚀、结垢、污垢、发泡及侵蚀冷却塔等。目前,国外利用深度处理后的污水作为蒸汽发电站的冷却水已很普遍,并得到长期考验,功效显著。我国的一些城市,如天津、大连在污水回用的研究与实践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回用于农业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有较长的历史,在19世纪末期,曾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手段,以后由于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等问题的日益加剧等原因,才逐步发展为人工污染处理系统。城市污水中含氮、磷和有机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随着工业特别是化工、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致于污水中有不少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对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本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为了节约能源,大力推行污水土地处理和利用,以代替能耗较大的三级处理。水质必须清澈透明,有快感、视觉好、水质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没有传染病菌、供游泳和钓鱼的水温不得超过30℃。回灌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水的目的是:补充地下水供应。防止地下水水位下降或为了提高地下水位。防止近海水层受海水的侵人。储存地表水,包括雨水、洪水和再生水。在回灌的过程中,再生水通过土壤的渗透能获得进一步的处理,最后使再生水与地下水成为一体。回用于饮用水污水再生回用于饮用水,其处理和对水质指标的要求都是最高的,各项指标都必须满足政府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soso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