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是指建筑结构物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它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对建筑结构物的安全、实用、美观、耐久及降低造价有着重大的意义。
材料的基本性质:
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含内部孔隙的体积。当材料孔隙内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和体积均将有所变化,故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亲水性与憎水性
水分与不同固体材料表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是不同的。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润湿边角)?越小,浸润性越好。如果润湿边角臼为零,则表示该材料完全被水所浸润;居于中间的数值表示不同程度的浸润。
吸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当材料吸水饱和时,其含水率称为吸水率。如果材料具有细微而连通的孔隙,则其吸水率较大;若是封闭孔隙,水分就不容易渗入。粗大的孔隙水分虽然容易渗入,但仅能润湿孔壁表面而不易在孔内存留。
耐水性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一般材料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会减弱其内部结合力,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使致密的石料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影响。
抗冻性
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抗冻性。
上一篇:石材、烧结砖与砌块
下一篇:材料与水有关的若干性质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