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业务流程策划与再造等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哪些零部件需要自产、哪些需要由供应商提供,哪些供应商是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以及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企业的供应商战略确立的过程。
(1)企业自产与外购的选择
对零部件的自产和外购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供应商的总体情况。
企业选择自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守技术秘密,防止核心能力流失;
②确保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和优异质量;
③充分利用企业自有设备和人员;
④自产成本更低;
⑤尚无供应商可以提供所需的零件,或订货数量太少、没有供应商愿意接受订单;⑥合格供应源被竞争对手控制,或政府有零部件当地化率的要求等。
企业放弃自产而选择外购的原因同样也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人才和经验,没有能力自产;
②顾客指定了零部件的品牌;
③有优秀的供应商可供选择,企业自产无法与之竞争;
④所需零部件并非企业核心业务;
⑤原有供应商有能力扩展供应品种,无需企业自行开发;
⑥所需批量不大,或一次性需求等等。
(2)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
企业可以综合考虑零部件对产品影响的重要程度、零部件的市场情况,将供应商分Ⅰ,Ⅱ,Ⅲ三类,Ⅰ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且仅有一家或少数供应商可以供应;Ⅱ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或者合格供应商为数不多:Ⅲ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一般的影响,且市场上同类同级别的供应商较多。
(3)供应商关系定位
与供应商的关系选择可以与供应商的类别结合起来。对于第Ⅲ类供应商,通常可采用最简单的合作方式,即单纯的买卖关系。而对于第1类供应商,企业应倾向于与之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往往不限于单纯采购供货,还包括以项目方式提供服务、合作开发产品或服务项目,乃至指导协助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等。对于第Ⅱ类供应商,可以综合考虑供应商所供应零部件的价值、数量以及供应商的规模等因素,来进行适当的关系定位。
上一篇:潜在供应商的调查
下一篇: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模式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