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2 09:5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3.12.5项目合同签订与施工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熟悉
项目合同签订及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支出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造价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在决策与设计阶段所设定的投资管理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由于该阶段主要是进行施工承发包和施工管理,因此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
(1)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及合同价的签订
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建设工程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项目招投标过程的核心是通过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最终形成合同价格,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奠定基础。
1)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进行招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可以设标底。当招标人不设标底时,为有利于客观、合理地评审投标报价和避免哄抬标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招标人应编制招标控制价。招标控制价应在开标前公布,公布的招标控制价相当于招标人的采购预算,投标人的投标不能高于招标控制价,否则其投标将被拒绝。
①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遵守的计价规定,这也体现了招标控制价的计价特点:
A.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B.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C.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D.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
E.与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F.采用的材料价格应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发布的材料单价,工程造价信息未发布单价的材料,其材料价格应通过市场调查确定
G.其他相关资料。
②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内容。按照工程量清单的基本构成,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等内容。
A.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费的计算应以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为依据。
a.工程量的确定,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为依据。
b.按照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确定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应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与利润,招标文件提供了暂估单价的材料,应按暂估的单价计入综合单价。
c.为使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所包含的内容一致,综合单价中应包括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所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产生的风险费用。
B.措施项目费用。分部分项费的计算应以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措施项目清单为依据。
a.措施项目依据招标文件中措施项目清单所列内容。
b.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应根据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计算工程量适宜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方式的措施项目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其余的措施项目可以“项”为单位的方式计价,并应包括除规费、税金外的全部费用。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价,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C.其他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用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以及总承包服务费组成。
a.暂列金额。暂列金额由招标人根据工程特点,按有关计价规定进行估算确定。
b.暂估价。暂估价中的材料单价应按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或参考市场价格确定;暂估价中的专业工程暂估价应分不同专业,按有关计价规定估算。
c.计日工。招标人应根据工程特点,按照列出的计日工项目和有关计价依据计算。
d.总承包服务费。招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中列出的内容和向总承包人提出的要求参照下列标准计算:招标人仅要求对分包的专业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和协调时,按分包的专业工程估算造价的1.5%计算;招标人要求对分包的专业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和协调并同时要求提供配合服务时,根据招标文件中列出的配合服务内容和提出的要求按分包的专业工程估算造价的3%~5%计算;招标人自行供应材料的,按招标人供应材料价值的1%计算。
D.规费和税金。规费和税金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将以上部分汇总后最终形成招标控制价。
2)投标报价的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内容、表格与招标控制价基本相同,但其最基本的特征即是投标人自主报价,它是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体现,因此在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上与招标控制价有明显不同。
①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
A.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B.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办法;
C.企业定额,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
D.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其补充通知、答疑纪要;
E.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F.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拟定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G.与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
H.市场价格信息或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I.其他相关资料。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