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6 10:00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招标全过程分析(补充案例)
[背景]
某市政府投资的污水处理工程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承包人。招标文件规定采用资格后审方式审查投标人资格。
2008年3月25日,招标人在国家指定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并规定发售招标文件时间自公告之日起至3月30日(星期日)止。2008年3月27日,一家施工单位X前来购买招标文件,该企业以前与招标人曾发生过经济纠纷,招标人以此为由拒绝出售。
2008年4月1日上午10时,招标人点名确认除投标人A外其他投标人均到场,随后进行了现场踏勘。第二天,投标人A提出需要进行现场踏勘,招标人组织该投标人进行了现场踏勘并详细讲解了现场情况。
2008年4月18日上午9时整为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定于2008年4月18日下午4时整召开。截至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共有12家单位提交了投标文件。开标前,投标人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当场宣布密封完好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布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工期及投标保证金合格与否等内容。
随后,招标人组建评标委员会,由当地建设局市政处1人,政府专家库中随机抽取4人。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Y声明,投标人C是其所在单位的全资子公司,本人应当回避,但评标委员会认为,Y专家是该行业的技术权威可以参加评标。最终,包括Y专家在内的评标委员会出具报告推荐一名中标候选人C。
发出中标通知书之前,招标人与投标人C开始合同谈判,要求其将合同范围内的水泵改为招标人供货,投标人C提出再核减设备费用基础上增加50万。招标人不同意,并与排名第二的投标人D进行商谈,投标人D接受了招标人的条件,最终在核减设备费用基础上增加10万,并以此作为签约合同价。招标人据此向投标人D发出了中标通知书。
[问题]
指出上述招标过程的不妥之处,逐一说明理由。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