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13:34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串通投标的机理分析及对策
(1)串通投标行为的机理
(2)串通投标行为的界定及危害
投标人之间的串通投标行为是指投标人与投标人之间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达到削弱竞争程度或损坏招标人利益目的的行为。
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2)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5)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6)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具体说来,串通投标行为可能会导致的迹象包括:
1)所有投标人的报价均远远高于招标人的标的价格,也高于一般的市场平均价格;
2)某些投标人的报价明显缺乏竞争力,或者未中标投标人的报价与中标人相比差别过大;
3)同一供应商或者承包商总是能够中标;
4)同一个供应商或者承包商总是能够在某一个区域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中中标而其他投标人分别在其他招标投标活动中表现突出;
5)在不同的招标投标活动中,最后的中标人总会将其所获得的合同部分分给其他未中标的投标人;
6)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或者承包商频繁聚会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联络。
(3)解决串通投标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增大串通投标行为被查处的概率。
其次,应加大串通投标人串通投标的机会成本。《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3年内2次以上串通投标,或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2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串通投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