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师网上辅导高清课程招标师高清课件移动课堂

建设工程教育网 > 招标师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6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国际货款的收付

2015-12-24 15:40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国际货款的收付

  (1)票据

  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2)汇付

  按资金的流向与支付工具的传递方向,支付方式可以分为顺汇和逆汇两种。顺汇是指资金的流动方向与支付工具的传递方向相同,汇付采用的是顺汇方法;逆汇是指资金的流转方向与支付工具的传递方向相反,托收采用的是逆汇方法。

  汇付方式可分信汇、电汇和票汇三种。

  汇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属于商业信用,风险较大;资金负担不平衡;手续简便与费用低廉。

  (3)托收

  1)托收的概念

  银行托收的基本做法是:出口人根据买卖合同先行发运货物,然后开立汇票(或不开汇票)连同商业单据,向出口地银行提出托收申请,委托出口地银行(托收行)通过其在进口地的代理行或往来银行(代收行)向进口人收取货款。

  2)托收的种类

  根据委托人签发的汇票是否附有单据,托收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①光票托收。

  ②跟单托收。

  A.付款交单。

  B.承兑交单。

  托收的性质是商业信用。托收虽然是通过银行办理,但银行只是按卖方的指示办事,不承担付款的责任,不过问单据的真伪,如无特殊约定,对已运到目的地的货物不负提货和看管责任。

  3)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

  (4)信用证付款

  1)信用证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①信用证的概念。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凭装运单据付款的书面承诺。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凭单付款。从本质上讲,信用证就是买卖合同条款要求加银行付款保证。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开证行成为第一付款人,故属于银行信用。

  ②信用证的特点。银行信用一般比商业信用可靠,信用证支付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A.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

  B.信用证是一项单据业务。

  C.信用证是独立于其他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法律文件。

  2)信用证涉及的当事人

  信用证支付方式所涉及的当事人较多,通常包括:

  ①开证申请人:申请人是指要求开立信用证的一方,申请人通常为进口商。

  ②开证行:指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或代表自己开出信用证的银行,一般为进口地的银行。

  ③通知行:指应开证行要求通知信用证的银行,通常是出口地银行。

  ④受益人:指有权使用信用证的人,通常是出口商或实际供货人。

  ⑤议付银行

  ⑥保兑行

  ⑦偿付银行

  ⑧受让人

  上述信用证当事人中,开证申请人、开证行以及受益人被称为信用证的三个基本当事人。

  3)信用证的主要内容及开立的形式

  ①信用证的主要内容:

  A.对信用证本身的说明。

  B.对汇票的说明。

  C.对装运货物的说明。

  D.对运输事项的说明。

  E.对装运单据的说明。

  F.其他事项

  G.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开立(Subject to UCP……)的文句。

  ②信用证开立的形式。信用证开立的形式,主要有信开本和电开本两种。

  4)信用证的流转程序

  5)信用证的种类

  信用证根据其性质、期限、使用方式等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以下几种:

  ①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以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否附有装运单据,信用证可分为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

  ②不可撤销信用证

  ③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按照有没有另一家银行加以保证兑付,信用证可分为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

  ④议付信用证

  ⑤付款信用证和承兑信用证。

  ⑥可转让信用证。根据受益人对信用证的权利可否转让,分为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

  ⑦对背信用证。

  ⑧对开信用证

  ⑨循环信用证

责任编辑:大陆陆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咨询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 造价员
  • 全科套餐
    超值优惠套餐,适合基础好、
    时间充裕、自学能力强的学员
  • 基础班
    紧扣教材大纲,逐章系统讲解
    课时数:20课时
  • 考题班
    剖析解题思路,掌握做题技巧
    课时数:8课时
  • 冲刺班
    梳理重要考点,预测命题方向
    课时数:5课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