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5 14:20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2015年招标师考试最新版教材《招标采购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知识点
管理的基本原则
基于系统性、人本主义和动态管理的三个特性,现代菅理有12项原则:
1)组织目的至上原则。管理从来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系统实现其设定功能,因此组织目的的明确性对于管理有着最根本的影响。任何管理系统应有明确的目标,核心目标应具有唯一性,管理者必须及时发现并消除组织内部不利于实现核心目标的各种因素。
2)整体性优先原则。管理的意义在于让系统的各个部分由物理组合升级为有机组合,从而产生结构上的质变和功能上的放大,实现1+1〉2的结果。因此,从整体出发始終是管理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局部服从于整体,要求单一环节的功能必须契合于整体流程的需要。
3)层级制原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能单纯依靠组织负责人的个人权威,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业务、人员较为分散的组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层级,每一个层级都有其各自的功能,权、责、利逐级划分。
4)整分合原则。对于多元素组成的系统,管理者既要把握其整体,又要了解各个元素的职能与特性,要对管理对象,做到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即首先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环境,分析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确定核心目标,然后围绕核心自标,进行多层次的合理分解、分工,以构成系统的结构与体系,最后对各要素、环节进行系统综合、协调管理,以实现其系统的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整体是前提,分工是关键,综合是保证。
5)相对封闭原则。任何系统都与外部环境存在联系,但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在系统内部构建一个首尾衔接的连续封闭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管理的作用,避免纷争于内、求助于外的组织乱象。管理系统的相对独立,是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证。
6)能级原则。为了保证组织的运转,必须在组织系统中建立一定的稳定的层级及其相应的标准、规范,不同能级设定不同的目标,并把所有组织成员,按其自身的能力素质科学地安排在相应级别的工作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这就是管理的能级原则。
7)动力原则。管理者应该通过管理活魂,把握人们投人组织活动过程中的种种需求,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动力机制,使得个人动力与集体动力的方向尽可能一致。
8)行为原则。对组织成员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调魂人们的积极性。
管理者应尽力满足组织各成员正当、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客观需要,对组织成员的行为采取灵活务实的管理,并建立与行为挂钩的奖惩体系。
9)弹性原则。现代管理始终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让管理者不可能完全精确地做出前瞻性的具体规定。管理必须保留充分的弹性,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10)反馈原则。科学的管理必须建立灵敏、准确的反馈机制。通过反馈系统对于组织运转情况的全面反馈,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纠正行为与目标的偏差。
11)效益原则。管理活动必须围绕着提高组织效益这个目标,科学、高效地使用资源,以创造最大的组织绩效。在管理过程中对局部效益的追求应与对全局的效益追求协调一致,短期的效益追求应和长期的效益追求协调一致。
12)责任原则。管理是运用权力的过程。为了保证管理的科学、理性,为了防止管理者滥用权力,运用权力必须在责任机制的约束下进行。构建健全的责任机制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管理者应该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每个人的职权以及由此带来的职责,根据责任机制进行的奖惩要及时、公正。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