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10:33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2014年招标师考试将在11月1日-2日举行,广大考生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网校为大家提供了项目管理与招标采购的辅导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主要涉及合同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自然及环境风险管理、政治社会风险管理等。
(1)合同风险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种类的选择对合同风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不同的施工合同种类,发包人所面临的风险状况也就不同。因此业主应针对不同的施工合同种类,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策略来防范、转移或化解合同风险。
1)总价合同风险识别与处置。总价合同是以图纸和工程说明书为依据,在明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的基础上,合同双方按照商定的总价签订工程承包总价合同。总价合同分为不可调值总价合同和可调值总价合同。无论是由工程量清单还是费率方式计算出的合同总价,业主都会面临因工程变更导致合同价格调整的风险,以及市场物价起伏过大的风险。
①不可调值总价合同风险。(含义)
不可调值总价合同以图纸及有关规定、规范为基础,承发包双方协商一个固定总价,一笔包死,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承发包双方均不能因为工程量、设备、材料价格、工资等变动和地质条件变化、恶劣气候等理由,提出对合同总价变化的要求,除非设计、设施和工程范围有所变更才能随之相应调整。
②可调值总价合同风险。(含义)
可调值总价合同是承发包双方以图纸、招标文件及有关规定、规范为基础,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导致的工料成本增加,在合同总价不变的基础上,通过相应增加一些必要的调价条款予以调整。调价条款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业主对合同签字日与实际施工安装时的材料、设备、工人等成本的差异全部予以补偿,二是规定材料、设备和人工等成本增加超过某一限度时业主才给补偿,即小额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大额风险由双方分担或完全由业主承担。
③总价合同风险处置。(处置措施)
对于可调值总价合同,一般适用于工期超过一年,对工程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很明确的项目,业主承担了通货膨胀的风险,承包商承担了合同实施过程中实物工程量、成本、工期等因素导致的其他风险。业主针对自己承担的风险应采取的主要处置手段:—是采用合同手段,如对由自己供应的材料,按照进度计划,预先按市场价格签订供应合同,避免通货膨胀的影响;二是预先设立涨价预备金,应对涨价风险;三是当变更发生,双方可协商,对价格作适当调整,根据合同的工程量清单或暂定费对变更进行估价;四是要求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或者投保信用保险,同时注意合同条件的严密性,以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对于不可调值总价合同,由于其一般适用于工期较短(通常不超过—年)、工程要求非常明确的工程建设项目,因此业主的主要风险处置手段是通过尽可能明确的分部分项工程内容、范围及工程量,提供完善的设计图纸来降低这种合同方式的风险。
2)单价合同风险识别与处置。
对于基于较为完善的设计图纸和比较准确的工程量而签订的单价合同而言,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划分比较清晰,一般来说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合同签订时的工程量出入不大,工程结算金额与签约合同价格不应有太大偏差。
采用设计深度不到位的图纸和工程内容及数量不是非常准确的估量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并约定按照签约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结算工程价款,则会存在较大成本控制风险和合同履约纠纷。若确需采用这种方式招标和签订单价合同,可通过规定工程量极限变动幅度,当工程量变幅超过极限幅度时,允许按照预先规定方法适当调整单价来降低风险。
3)成本加酬金合同风险识别与处置。成本加酬金合同,常用的具体合同形式包括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合同、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成本加浮动酬金合同等。
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合同使承包商所得酬金与工程成本成正比,业主面临承包商故意提高成本以增加酬金收入的较大风险;
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虽不会使承包商故意提高成本,但承包商也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业主蒙受丧失可能降低成本机会的风险;
成本加浮动酬金合同承发包双方事先商定目标成本,承包商所得为成本加酬金,如果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承包商所得除实际成本加酬金外,还可根据成本降低额额外获得一笔酬金。当实际成本高于目标成本时,业主根据成本增加值,从实际成本加酬金中扣除部分酬金,但是相应的实际成本很难准确测量。显然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风险特点是投资者需要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投资者也就实际上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这种合同方式需要在签订合同时慎重采用。
(2)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风险和处置措施如下表所示。
风险因素 |
应对措施 |
实施要点 |
垫资承包风险 |
风险缓解 |
通过制定严格的合同或协议来降低垫资承包风险 |
汇率金融风险 |
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 |
|
资金管理风险 |
风险缓解 |
|
材料款结算支付风险 |
风险自留、风险转移 |
通过采用适宜的合同形式转移风险 |
(3)技术风险管理,自然及环境风险管理和政治社会风险及其他风险管理。
由于风险的复杂性,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政治社会风险的识别和处置需要系统的实施和运行,具体见下表所示。
风险种类 |
风险因素 |
处置措施 |
实施要点 |
|
技术风险 |
设计 |
缺陷设计,错误和遗漏,规范不恰当,未考虑地质条件 |
风险转移 |
业主通过设计合同约束设计单位,加强设计责任风险管理,减少设计变更 |
未考虑施工可行性、设计变更等 |
风险利用 |
承包商可利用设计变更提出索赔 |
||
施工 |
施工工艺的落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应用新技术方案的失败,考虑现场情况不周等 |
风险转移 |
|
|
自然环境风险 |
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自然条件,复杂地质,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风险转移 |
通过购买工程保险和附加险转移风险 |
|
政治和社会风险 |
拆迁问题、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变化,战争和骚乱,罢工,经济制裁或禁用等 |
风险自留 |
有效预测风险前景 |
|
组织风险 |
项目参与各方出现纠纷或意见不统一 |
风险缓解 |
通过协商、协调解决 |
|
管理风险 |
分包商过多,管理能力不足 |
风险转移 |
|
|
项目领导班子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工期、质量、进度、安全等指标落实不到位 |
风险自留 |
落实各项责任制 |
||
监理不到位或工作效率低下 |
风险转移 |
|
||
质量风险 |
承包商信誉差,弄虚作假,施工质量存在隐性缺陷 |
风险转移 |
|
|
材料设备风险 |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问题等。施工设备供应不足,类型不配套,故障,安装失误,选型不当 |
风险转移 |
通过采购风险转移风险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