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由于项目所具有的一次性、单件性特点,每个项目存在的条件、环境都不一样,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大型土木工程项目由于其技术、施工、地质、材料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干扰因素与施工障碍。
(3)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环境等方面),涉及单位多,也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诸如政治、人文、物价、气候等不可抗力与不可预见事件,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4)工程项目由于合同方式是典型的对手关系,如业主与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与承包商,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等,因而存在大量的合同风险转移因素。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时,主要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程序,未能同时引进风险管理,其中的原因是:
(1)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风险意识普遍较差,尚未认识到运用风险管理技术来抵御风险并转移风险的重要性。
(2)当时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是唯一(或主要的)投资主体,为了节省投资(只在账面上反映)而不愿增列风险管理费用。
(3)风险管理的环境尚未形成,人民保险公司当时刚开始组建恢复,也无工程险等险种,同时风险管理人才奇缺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同时也被应用到项目管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