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引起火蔓延扩大
下水道系统贯通整个企业区,发生的火灾或爆炸往往沿着下水道系统传播,导致连锁式的破坏。
1984年1月28日,广东省茂名市文冲口化工厂区下水道发生爆炸,全程5段被炸毁,爆炸持续8min,形成一条长约500m的“火舌”。
1985年6月27日,重庆市一上水道发生爆炸,爆炸范围涉及1×106㎡.
大片住宅成为废墟,事故中有26人丧生,几百人受伤,重伤91人。
2.易混触反应生成危险物质
排入下水道的各种物质互相作用,可能生成其他易燃、易爆产物。
3.易形成可燃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化工企业的生产废水或其他的排水,难以避免地含有易燃液体或可溶性的可燃气体。
在气体吸收和解吸过程中,如果吸收有可燃气体或含易燃液体的污水排入下水道,当温度升高时,这些可燃气体会解吸出来,易燃液体会汽化逸出。
洗涤、冲刷的污水,往往含有多种火灾危险性物质。这类污水也是下水道系统中形成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的来源。
上一篇:危化品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建设项目的机械伤害因素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