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险危害因素
辩识问题
(一) 各评价报告雷同现象较多
雷同的原因是互相抄袭。虽然对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比较全面,但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不明确。原因在于对工艺缺乏了解或现场检查不认真,对工艺过程未能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二) 忽视对运输、储存、装卸、检修、交叉作业、废弃物处理等重要环节的评价
一份评价报告只分析生产工艺过程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不提出检修、搬迁等特殊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及相应的技术对策措施,这样的评价报告是不合格的。
这与评价机构缺少化工设备专业人员和自动控制专业人员,对化工设备、装置的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不清有关。如不懂锅炉、压力容器的型号规格,不懂设备、装置的技术要求,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就很难予以识别。
(三) 安全评价的盲点
从事故分析来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及管理不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事故起因的80%以上。这是安全现状评价的难点,也是安全评价的盲点。评价时应该从设备、工艺、环境、管理等方面确定评价单元,以适当的评价方法评价出发生爆破、火灾、重大毒物泄漏事故的各种可能原因、范围和危险程度,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措施。这正是安全评价的目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