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广场建成环境研究

2007-05-21 16:21    【  【打印】【我要纠错】

  百年纪念堂作为北京大学新一轮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落成并投入使用已经一年了。我们对这座高规格的校园观演展示建筑从环境—行为的角度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评估。

  之所以选择这个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考虑:①特定的历史社区。选择特殊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文化空间进行研究,令观察更加直接,结果更鲜明,正如在物理学实验中,往往从一些特殊定义的理想模型进行分析、假定和实验。②被调研人群性质单纯。在研究不同个体对环境的态度时,个体便是自变量,自变量少、阈值小,研究结果才更加鲜明和有针对性。③因变量是成功作品。百年纪念堂在业界被公认为成功的设计作品并屡次获得大奖。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环境—行为研究的方法探讨建成环境的意义,包括对设计者、对目标群体的意义;并通过比较,提出对这个特定环境的未来规划设计有价值的一些建议。针对明确的目的,我们综合各种研究方法策划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1、受访对象:包括建筑师和目标群体。

  2、步骤:

  ①背景材料收集阅读,包括同类课题比较研究和本案资料;

  ②采用观察法对活动类型、群体人数、组成与空间分布、时间特点、行为特征进行记录与摄影;

  ③在现场对设计师进行访谈,更详细地了解设计背景,形成对评估有意义的信息点,对下面步骤中的观察、访谈、问卷起指导作用;

  ④对使用者进行随机访谈;

  ⑤问卷设计(针对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抽取需要整理与量化的信息域);

  ⑥问卷回收,整理与分析。

  每一个步骤之后,我们都进行一次小组讨论。讨论中大家提出很多引起争论的观点,很有启发性。该研究方案有以下特点: 

  1、可行性:由于人员、资金、时间的局限,该方案以最小的尺度、最有效率的步骤,实现研究目标。

  2、综合性:这种被我们戏称为“鸡尾酒”的综合性方法,在不同的步骤中融入了观察法、工具研究法、访谈法、调查表,在调查表和访谈中又设计了最简单的认知图法的条目,力图使每种研究方法在紧凑的方案中实现最佳效用。然而研究方案作为整体,我们希望以一种类似科学实验的态度,为我们感兴趣的应答域纯化边际条件。最典型的就是对受试对象的纯化,问卷受访者25.8%来自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教师,58%来自英语系二年级本科生,其余16.2%为现场随机受访者。

  背景环境调查对纪念堂的调研首先是将其置于北大校园这个大社区的背景环境中进行的。在空间形态上,北大传统建筑群多采用“┗┛”型的半围合结构,沿空间构架的几条控制线纵深发展,形成校园整体结构。场地原建筑即采用这种半围合空间模式,而纪念堂则以一条45°轴线展现出一种更加开放的气度与姿态。

  在北大人对校园整体感受进行描述时,我们发现北大人更喜欢用一种浪漫、诗意、形而上的词汇来表述他们对环境的认识。这一点引发了我们对环境—行为研究中另一个重要层面的思考,即社会文化因素对环境设计的影响,一种超越功能的对共同价值的追求。调查结果显示,北大公共空间在北大人心中按重要性排序是:三角地、未名湖、图书馆、静园草坪、纪念堂。

  对图书馆,北大人大多使用“浪漫”与“崇敬”来表述对建筑造型(突出特色的屋顶)与整体气质的领会。在对重要公共空间进行调研的问卷与访谈中,三角地明显成为所有北大人心理地图的原点。其尺度之小、分量之重,出乎我们意料。因此,三角地对新的公共空间的使用重心、使用方式必然产生影响,可被看做环境认知的坐标。而新纪念堂的体量与开敞广场也必然会对该地段的空间感受产生作用,在下面的分项测试中也证实了我们观察后的一些假设。

  使用状况评估作为研究最主要的部分,我们得出的主要评估内容如下。

  广场活动时间主要在夜晚,其次是黄昏与清晨。人们活动方式以穿行为主(西南—东北向) .这种现状在访谈中证实是源自广场部分空旷,缺少遮蔽物、休憩设施。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些设置对于纪念性主题的实现是无益的。

  纪念堂经常使用的是东侧临校园干道的入口(售票处也设于此)。使用者习惯将单车停放在东侧入口前的步道上。黄昏时分(约5:30 pm)开始有人群分布于东侧、南侧,每个花坛边均聚集了2~3人的小群体。而更晚一些时(约7:00 pm),东部花坛朝东边步道一侧,有情侣驻足。此时,这条临校园干道的林阴步道上骑车者渐少,漫步者渐增。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步行道很简单地以小砌块铺砌,与广场东侧、南侧水泥路在质感上有所区别。

  以上结果说明,广场平面形式对称,而使用不对称。大面积的广场使用效率极低,而建筑东侧狭小的空间要容纳存车、购票与人群疏散,形成机能上的矛盾。在进一步调查中,这种不合理性反映了源于设计与管理上的矛盾——一个理想中开放的民享民有的公共“客厅”和一个万分戒备的“女主人”之争。在问卷中,有同学直接反映了对管理的封闭与高昂票价的不满。这些背离建成环境机能与意义的、不可预知的社会因素确实常常将设计师置于无奈、尴尬的境地。

  不对称的使用也反映了周边空间的引力作用的分布。我们的分析是:大面积的广场为烘托纪念性主题显然有很强的公共性,而广场边界的几何形花坛间距仅1.4m——一个私密的距离,这两种空间性质缺乏过渡。而东侧临干道的自行车道在人群使用最频繁的黄昏和夜晚便开始扮演这种过渡空间的角色。随着天色变晚,小道上骑单车者渐少,漫步者和在花坛临小路侧歇脚的三两人群愈来愈多,小路从白天的公共性渐变为半公共半私密的性质。

  三角地一贯是北大人发布、交流信息和集会的重要场所,是人群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同时在纪念堂广场南边隔着通向宿舍区的道路有一排高大繁茂的乔木,背后便是灰色的学生宿舍,树下设置有IC卡电话亭与条椅,这块典型的半私密半公共空间成为纪念堂广场空间的重要补充与过渡。

  广场出入口设置在西南、东北侧并通过花池、花台形状加以修饰强化,而作为广场最重要的序列——高耸的主台外墙和屋顶—柱廊—广场—待建的纪念亭—灯柱,直至远处资源大厦独具特色的屋顶轮廓,这条强烈的主轴却与人群动线垂直而非重合。但在最初的方案中,广场东南端并没有设置现在的这个入口,广场动线与建筑体量的布局是一体的,与人的行为是完全吻合的。

  模糊、复合的空间赋予行为多样性,从而带来活力与生机,是创造认同感和场所感的有效方法。纪念堂为便于管理将主入口封闭,阻断了正常的使用和内外空间的沟通;其次,入口柱廊进深太浅,以致少有人停留、活动,也因此纪念堂正面大台阶与大柱廊在设计中应起到的介于公共、私密之间的复合过渡的意义难于体现,这是非常遗憾的。

  在地段改造后对三角地和纪念堂广场空间感受的描述中,受试人群统计结果分析明显地分为两种矛盾的态度。对于改造后的三角地,本科生的回答是空间尺度合适,令人愉悦;博士生与教师感受迥然不同——纪念堂尺度太大,对三角地是一种压迫。 对于纪念堂广场,前者评价是更加气派庄重,后者则认为改造前广场绿树成阴,更具人情味。而问及对该地段体验最深的事物与事件时,很多人描述了柿子林或有关的听闻。柿子林作为原地段的场景成为场所符号保留在人们记忆之中。

  在此,我们明显感到设计者赋予场所新的意义时,给使用者所带来的情感上的裂痕。对集体记忆的提炼和继承是环境社会学派所提倡的。在机能的效用与情感记忆的延续往往矛盾的这两者间实现平衡是对设计师的挑战,而优秀的作品能在较短的时间磨合因变迁所带来的不适,赋予场所更多的意义与体验,从而被更广泛地接受。对此的评估我们只能期待一个更长远的后续跟踪调查了。

  建筑语言的意义在第三部分的调查中,采用了“还原分析”的思路——分析独立的建筑语言对使用者的意义。使用者在回答这部分问题时显出更多的自信,而且结果也更加集中统一。

  这部分调查显示,双柱廊的设计成功实现了纪念性主题给人带来的挺拔、宏伟的感受。广场铺地(毛面浅色花岗石与磨光黑色大理石带组合)的建筑材质与色彩组合都是非常成功的。

  70.9%的问卷对广场绿化的评价是“不足”。对于补充的问题——“写出最喜爱燕园内何处的何种植被”时,答案也很分散、凌乱,无认同感,这说明北大校园开放空间在量的基础上尚未形成连续的结构体系,无法抽取自然形式要素,无法形成景观空间格局,更无法建立整体的景观意象。对这些要素和体系进行建构,从而有效地保护与加强建成环境价值体系,形成今后环境规划设计的指导纲领,是有战略意义的。武汉大学在这方面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最有表现力的自然形式与稳定的建成环境的景观价值体系两者兼备。

  在夜间广场照明的评价中,本科生更多抱怨太暗,博士生、教师则多数认为照度合适。对于灯具的样式大家表示满意。

  当我们尝试着让受试者扮演一次建筑师的角色——“给广场摆设些什么或挪走些什么”时,在广场东南轴线上待建百年纪念亭的位置,大家多选择设置旱地喷泉、水池,其次是草皮、露天音乐台,只有一例是纪念亭。大家最希望挪走的是周边被形容为“blade”的带锐角的花坛,而摆上长椅,有一例有趣的提议是为校园歌手演出设置露天看台。

  在整理分析这一堆看似杂乱却十分有趣的答卷与访谈记录时,我们感受到设计者与使用者价值观念的差异。建筑学的训练使建筑师以对几何形的敏感和对理性的偏执进行设计——广场界面的完整统一,语言的洗练表达,得体的尺度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然而使用者们更希望广场容纳更多活动,从而获得自己的位置和参与感。使用者的建议并非就是唯一正确的,相反它们往往是模糊的、拼贴式的,常常是可笑的;但从中能梳理出一种普遍的环境心理,它折射出使用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层面的需求。一个良好的建筑环境应该体现形式美学外更加细致的设计思考,应该提倡“合适于使用者特定需求的设计才是完美的”。

  在调研过程中,张琪建筑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整座建筑并做了详细的讲解。纪念堂空间组合的持稳与一气呵成的气度,内部空间的完整与外部造型的统一,以及东部入口处非常精彩的空间处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室内围绕着观众厅与纪念厅的很多宜人的小空间和庭院的设计到对室外植物形态和生长周期的选择、搭配,都体现了一个敬业的设计师在当前国内并不理想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环境下对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极大程度的关怀与思考。

  作为调查结果的一部分,除了上述分步分析得出的建成环境价值的评估外,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对广场运营阶段进行完善与调整的一些建议。正如拉普卜特Rapoport在《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中所述,“家具窗帘,陈设布置、花木,沿街设备,广告牌示,橱窗、花园布局这些半固定特征因素的决定往往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下列建议更多地集中于广场使用中的半固定特征因素(semifixedfeature elements): 

  1、在完善功能、丰富空间层次方面:结合增强可坐性,布置一定数量有围合感的小空间或具有合适尺度的下沉广场,增加广场空间层次;适当加大柱廊进深,并对双柱的柱基进行处理,使人可以倚傍;在东入口附近(如北侧空地)开辟新的停车空间;广场公共部分可考虑将大台阶伸出,以柱廊为背景,作为露天观演之用途;全面开放纪念堂,实现使用者活动空间层次的连续。

  2、在广场设施、照明方面:增加遮阳设施;增加夜间公共部分泛光照明;加大东南入口灯柱间距;对花坛锐角处作倒圆角的钝化处理;对可坐部分以木质条板替代花岗石;将纪念亭改造为音乐喷泉;延续广场铺地,将广场与南边三角地统一起来。

  3、在绿化景观方面:目前广场过于硬朗,宜增加软质地景;在建筑南侧,即正对三角地的小块广场空地种植或移植高大有浓阴的树木;广场增加种植柿子树作为文化心理层面情感记忆的补偿与延续。

  以上建议的实施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在具体实践中应保留进而强化以下对于场所价值最有意义的空间:三角地;广场东侧的步道;被赋予纪念意义的东南向轴线,并在这些空间中创造活动、行为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基于建筑设计是一个科学的动态过程的认识,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也是对设计师自身价值的反思。或许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相对于过去偏重于形式美学的设计专业而言,环境—行为观点提供了对“美”的标准的另一类思考:合适就是美——适人,适时,适地。

延伸阅读:北京 大学 纪念堂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