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京召开安全生产形势任务报告会。局长李毅中代表总局党组作了题为《当前安全生产的几个热点问题》的形势任务报告,他在形势报告中对如何理解12项治本之策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政策措施体系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他表示在历经了几年的强化监管和深化整治,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全生产状况呈稳定好转趋势。当前,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不牢,一些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还未彻底解决,仍需继续艰苦努力。在全面治理隐患、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重点研究治本之策,在解决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
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治标,就是要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大家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4季度特大事故频发,简直是朝不保夕,为遏制重特大事故,我们当时总结了七项断然措施。更重要的是治本,要用法律的、经济的、科技的和行政的措施,抓紧解决历史的深层次的问题。提出12项治本之策是逼出来的。2005年12月7日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8人。晚上7点钟往现场赶,一路上锦涛总书记,黄菊副总理,建敏国务委员的批示传过来,家宝总理在国外打来电报,总的要求就是两条,第一,安监总局立即拿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断然措施;第二,提出安全生产治理深层次问题的对策。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我们研究提出7项断然措施和12项治本之策。首先是向黄菊同志汇报,12月21日,总理回国后第一次常务会第一个议程听我们汇报,确定了安全生产12项治本之策。
一是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完善控制考核指标体系。
“十一五”规划里列进去了前面说到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另外还有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共四项指标纳入国家统计局的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各省(区、市)规划都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
二是加强行业管理,制定修订安全标准规范。
去年国办49号文件,把5项煤炭行业管理职能从发改委移到安监总局和煤监局,其中把煤矿所有的标准制修订职能都划给我们了。
三是增加投入,扶持重点煤矿,治理隐患。
今年第三年30亿,共90亿国债资金支持。前两年60亿,带动了企业投入合计378亿。国有重点煤矿经过专家调研一共是欠账689亿,这样还有311亿今年要还上。今年一定要实现总理提出的要求,把国有重点矿的历史欠账基本还清。
四是推进安全科技进步,落实项目、资金。
在“十一五”规划里,在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里,都有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落实 “十一五”规划,已经批了四个项目,其余三个项目正在论证。一批科研成果要转化,科技进步是安全生产的支撑条件。
五是出台经济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六是加强教育培训,规范用工和劳动制度。
七是加快安全生产配套立法,严格执法。
八是严格考核奖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连续四年实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体系,得到各地、各部门的支持。还要进一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九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基础管理。
十是严肃追究事故责任,惩处失职渎职和腐败现象。
十一是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
这几年安全宣教活动起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前年我们讲“遵章守法、关爱生命”,去年我们讲“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今年的安全月我们提出来的主题是“综合治理、保障平安”,就是落实年、攻坚年,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一项一项落实了,就会实现稳定好转,保障平安。去年总局一共收到事故举报368件,核实了72起,这72起瞒报的事故死亡人数175人。
十二是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怎样进一步完善理顺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怎样加强乡镇一级安全监管力量,正在积极探索。去年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现在全国17个省有了应急救援机构,矿山、水上交通、消防等应急救援取得了实效。
总之这12项治本之策,法律的、经济的、科技的、行政的,这些都是治本的。一年来多来各项治本之策得到了贯彻实施,仅在经济政策方面就有七项:
第一个政策,就是提取安全费用。
继煤矿之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及道路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出台,今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们多年梦寐以求的政策,现在争取到了。煤矿煤吨煤最少提6块、8块;高瓦斯矿提15块、20块,最后放宽到省级财政和省级安监局同意就可以据实列支。其他行业,一类是按产量提取的:如石油行业、金属非金属矿;一类是按营业收入提取的:如建筑行业是微利,施工机具老化,得不到更新、添置,这次好了,在营业收入里提取1%到2%,而且明文规定,这个不在招投标范围之内;其他还有危化品生产企业,道路交通运输企业。
第二个政策,是全面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从煤矿到上述高危行业都实行这一政策。虽然是初级的,但促进了业主和经营者重视和防范事故,也有利于事故的应急。
第三个政策,利用国债资金扶持国有重点煤矿治理隐患。
第四个政策,部署开展了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
概括讲是四条,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这是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事故多发釜底抽薪的大政策。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基金,每吨煤20元。三是建立环保基金,每吨煤提10元。四是资源枯竭转产基金,每吨煤提5元。后面两项是企业提的,前面两项是政府收的。
第五个政策,在8省区开展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
这就是谁要开矿,经过评价以后,要按储量计算一吨煤交多少钱。一次交不起,可以分几年交清。过去已经占用的资源,属于国有企业可按规定改作国有资本金注入。为了回收投资,煤矿就会重视投入,重视科技,重视安全,小煤矿就要提高回采率,这项政策加重了业主的责任,就不是15%,不是20%,逐步提高到50%以上。
第六个政策,初步建立了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今年开始不开煤炭订货会了,价格放开了,在政府指导下,发电厂和煤矿直接商谈,缩小了电煤和普通煤价格差距。
第七个政策,在采掘业、建筑业进行安全生产商业保险试点。
还有一些政策正在酝酿和制定:
一是大家关心的瓦斯抽采利用政策。
2月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煤气层抽采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落实好了,含金量不低,要认真研究,向税务总局、财政部汇报,制定具体办法使这个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推广山西和八个省的试点经验,规范实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
三是实行煤炭完全成本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因为小煤矿是暴利,一吨煤成本80块,卖220块,所以前面关后面开。为什么国有重点矿成本是200块,小煤矿是80块?因为小煤矿资源不掏钱,占地不掏钱,破坏环境不补偿,技术落后,安全不投入。人工成本低下,不参加工伤、养老社会保险,这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必须搞煤矿的完全成本,还要规范小煤矿税收征管。关于提高事故的伤亡赔偿,现在大家是约定俗成,煤矿发生事故以后,赔偿不低于20万,要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公布以后与劳动部沟通,抓紧制定事故赔偿标准。
要进一步落实、稳定和完善教育培训政策措施。煤矿最大的危险是人才匮乏。有的国有重点矿选总工程师找不着本科毕业生。事故造成一个家庭的灭顶之灾,人才的匮乏将造成煤炭行业的灭顶之灾。原来10多所煤炭院校,现在就剩下一个中国矿大没有改名字,改名是个形式,实质内容是煤炭行业的主体专业大为萎缩,这太危险了。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和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汇报沟通后意见完全一致,已经采取了联合办学、对口专招、订单式培养等措施。去年12所原来的煤炭院校招收煤矿主体专业学生17461人,增加了42%.教育部周济部长说,农、林、水,地、矿、油这六个行业是艰苦行业,奖学金、助学金我们得倾斜。首先倾斜到我们华北科技学院,去年增加了1700万元,学院要用各种办法来鼓励那些穷孩子、苦孩子报考煤炭和与煤炭相关的主体专业,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好。
继续加强培训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农民工里7%是文盲半文盲,29%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去年全国培训高危行业农民工1339万,其中煤矿是132万。
另外,培训不能走过场,要讲究实效。春节前我到陕西去督查,到铜川松山一个小煤矿,生产副矿长给我们介绍,我就问了他几个问题,平常瓦斯浓度多少?想半天想不出来,脱口而出0.0024,我说你是不是搞错了,那是一氧化碳的允许浓度,怎么用到瓦斯上,不是张冠李戴嘛。问他瓦斯“相对涌出量”是多少,弄了半天什么单位也不知道。问备用柴油发电机多长时间启动一次也说错了。矿长资质证、矿长安全生产许可证是怎么发的?我对这个副矿长说,我再问你一个问题瓦斯爆炸极限是多少?想了半天也答不出来,最后说0.6(正确答案是5—15%)。我又问旁边的煤炭局长、煤监局长,我说你们怎么培训的,培训的矿长都是这个水平吗?把他的证扣掉,春节给他培训,考试合格再给他,这种矿长能把矿管好吗。培训可不能走过场,说来我们也有责任。
国有企业是“变招工为招生”,招来以后先上技校,煤矿所有的技校不要停,还要办。现在小煤矿招工不进劳务市场,连一个最基本的劳务合同都不签订,要进入劳务市场,这要请地方劳动部门支持。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