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质量师全真模拟多项选择题(三)
多选题:
5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检测控制程序文件需要控制的项目有( )。
A、样品质量控制B、技术文件控制C、设备质量控制D、环境条件控制E、原材料产品控制
标准答案:a,b,c,d
解析:应制定的程序文件一般包括: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检测工作程序、样品质量控制、技术文件控制、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环境条件控制、外购检验用品质量控制、分包检测的控制、记录和报告、质量申诉处理等。
52、所谓关键的质量是( )。
A、关键的产品B、关键的零部件C、关键的控制点D、关键的质量特性
标准答案:b,d
解析:在编制检验计划的“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原则中,对关键质量进行解释,认为所谓关键的质量是指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关键的零、部件),关键的质量特性。对这些质量环节,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和保证。
53、检验站是根据( )制定的生产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
A、生产工艺布置B、工艺流程图C、检验流程设计D、工艺方案
标准答案:a,c
解析:检验站的定义:检验站是根据生产作业分布(工艺布置)及检验流程设计确定的作业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其作用是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履行产品检验和监督的职能,防止所辖区域不合格品流人下一作业过程或交付(销售、使用)。
54、除质量特性外,检验指导书还可能要包括( )等内容。
A、严重性分级B、尺寸公差C、国家检验标准D、检测频率
标准答案:a,b,d
解析:检验指导书是具体规定检验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又称检验规程或检验卡片。编制检验指导书的主要要求如下:
(1)对该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应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遗漏。此外,它还可能要包括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尺寸公差、检测顺序、检测频率、样本大小等有关内容。
(2)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指导书中标明它们的型号、规格和编号,甚至说明其使用方法。
(3)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并说明抽样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确定可接受质量水平AQL值,正确选择检查水平,根据产品抽样检验的目的、性质、特点选用适用的抽样方案。
55、不合格品处理的形式有( )。
A、报废B、检验C、纠正D、让步
标准答案:a,c,d
解析:根据GB/T19000——2000版的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①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a)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b)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c)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②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的均按废品处理。对有形产品而言,可以回收、销毁。
③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56、根据其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国际上趋向于将计量分为( )。
A、科学计量B、实用计量C、工业计量D、法制计量
标准答案:a,c,d
解析: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1)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
(2)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大,为保证经济贸易全球化所必需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它己成为生产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
(3)法制计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
57、我国规定,用于( )方面的工作测量仪器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贸易结算B、科学研究C、安全防护D、医疗卫生E、环境监测
标准答案:a,c,d,e
解析:强制检定是指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某些测量仪器实行的一种定点定期的检定。我国规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此外,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
58、测量仪器控制包括( )。
A、校准B、检定C、型式批准D、检验
标准答案:b,c,d
解析: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并签发关于其法定地位的官方文件,称为测量仪器控制。这种控制可包括对测量仪器的下列运作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
——型式批准;
——检定;
——检验。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型式批准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做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所谓型式,是指某一种测量仪器的样机及(或)它的技术文件(例如:图纸、设计资料等),实质上就是该种测量仪器的结构、技术条件和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验是对使用中测量仪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检查测量仪器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测量仪器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等。
59、任一误差均匀可分解为( )的代数和。
A、系统误差B、绝对误差C、随机误差D、残差
标准答案:a,c
解析: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60、测量的重复性条件包括( )。
A、相同测量程序B、相同测量人员C、相同测量仪器D、相同测量环境E、短时间内重复F、短距离内操作
标准答案:a,b,c,d,e
解析: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包括:(1)相同的测量程序;(2)相同的观测者;(3)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4)相同的地点;(5)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
61、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 )。
A、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对模拟仪器读数的人为偏差C、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不够D、测量设备不理想使测量存在误差
标准答案:a,b,c
解析:测量过程中有许多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它们可能来自以下十个方面:(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2)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4)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6)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7)赋予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8)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10)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62、计量确认过程的两个输入为( )。
A、顾客计量要求B、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C、测量环境条件D、测量设备特性
标准答案:a,d
解析:计量确认过程有两个输入,即顾客计量要求和测量设备特性;而确认过程的惟一输出,则是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即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63、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
A、审核结果B、顾客反馈C、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D、改进的决定
标准答案:a,b,c
解析:管理评审过程的输入应包括以下信息:
(1)审核结果;
(2)顾客反馈;
(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4)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5)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6)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7)改进的建议。
改进的决定是管理评审的输出。
64、质量成本是指( )。
A、生产成本B、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C、原材料成本D、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标准答案:b,d
解析: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65、国家标准编号由( )构成。
A、国家标准的代号B、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C、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D、国家标准的分类号
标准答案:a,b,c
解析: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GB”(“GB/T”)、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三部分构成。
66、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 )。
A、保证产品内在的质量B、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C、保持产品原有质量D、严格执行进货检验收制度E、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标准答案:b,c,d,e
解析: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四方面: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67、在样件试制阶段,对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有( )。
A、督促供应商改进B、与供应商进行技术妥协C、先接受再看批量产品质量D、更换供应商
标准答案:a,b,d
解析:在样件试制阶段,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有:改进、妥协、更换供应商。
68、按ISO9001:2000标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等文件。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质量计划E、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标准答案:a,b,c,e
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应包括:
(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质量手册;
(3)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4)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5)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69、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 )。
A、领导B、战略C、顾客与市场D、产品与服务
标准答案:a,b,c
解析:7个类目: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
7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 )的评价。
A、符合性B、成熟度C、质量奖D、产品质量
标准答案:b,c
解析: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是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的技术文件。
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匹配题:
71、某企业对2003年度质量成本进行统计,其中质量策划费用10万,顾客调查费用10万,质量培训费用20万,设备维护费用10万,外购材料检验费用20万,质量审核费用10万,顾客满意度调查费用10万,产品发货前审查和检验费用10万,返工和返修费用40万,内外部审核纠正费用5万,顾客投诉返工返修检验费用15万,产品售后服务和保修费用65万,顾客退货损失50万。
(1)该企业的预防成本为( )。
A、40万B、50万C、55万D、65万
(2)该企业的鉴定成本为( )。
A、40万B、50万C、55万D、65万3)该企业的符合性成本为( )。
A、85万B、90万C、95万D、100万
(4)该企业的非符合性成本为( )。
A、155万B、165万C、175万D、195万
1、请选择:ABCD2、请选择:ABCD3、请选择:ABCD4、请选择:ABCD
标准答案:B,B,D,C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