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布置应从系统总体布局出发,既要考虑系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又要与总图、工艺、土建等有关专业密切配合,统一规划,力求简单、紧凑,缩短管线,减少占地空间,节省投资,不影响工艺操作、调节和维修。
1.管路布置的一般原则
输送不同介质的管道,布置原则不完全相同,取其共性作为管路布置的一般原侧:
①管道敷设分明装和暗设,应尽量明装,以便检修;②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枷设,尽量沿墙或柱敷设;
③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留有足够距离,以满足施工、运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一般间距不应小于100~150mm,管道通边。行横道时,与地面净距不得小于2m,横过公路时不应小于4m,横过铁路时与轨距不得小于6m;
④对于给水和供汽管道,水平敷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放气放水、疏水和防止积尘;
⑤捕集含有剧毒、易燃、易爆物质的管道系统,其正压段一般不应穿过其他房间。穿过其他房间时,该段管道上不易设法兰或阀门。
2.除尘管道布置原则
除尘管道布置除应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①除尘管道力求顺直保证气流通畅。当必须水平敷设时,要有足够的流速以防止积尘。对易产生积灰的管道,必须设置清灰孔;②为减轻风机磨损,特别当气体含尘浓度较高时(大于3g/m),应将净化装置设在风机的吸入段;③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连接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入。三通管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度,当有几个分支管汇合于同一主干管时,汇合点最好不设在同一断面上;④输送气体中含磨琢性强的粉尘时,在局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采取防磨措施,并在设计中考虑到关键的检修方便。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