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砌体结构模型试验
⑴楼板出现非荷载性裂缝与混凝土收缩有关,与板上承受的可变荷载大小无关。
⑵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对结构刚度有一定提高作用,但楼板裂缝即使在没有圈梁和构造柱的情况下也可发生,且发生的裂缝可能更多更严重。
⑶裂缝出现时间,大约在混凝土龄期的3~4个月左右,也有提前或延后出现的情况。裂缝一旦出现,经一段时间发展后,可基本达到稳定,不再有新裂缝出现。
⑷非荷载裂缝一般是贯穿性裂缝,可引起渗漏。楼面与板底裂缝位置相近,但一般不完全吻合,所以裂缝截断面一般不是规则平面,且不垂直板面。
⑸板角45°角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⑹砌体结构房屋的室内温度随房屋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室外温度变化规律相近;室内温度变化要滞后于室外温度变化1~2天;当外界环境温差较大时,是内可出现的温差较小,为室外温差的2/3~1.
2.防止现浇板收缩裂缝构造措施
对于减少和防止混凝土现浇楼板板角的45°裂缝,采取“放”与“抗”两种构造处理措施。
所谓“放”,就是在板角增设后浇缝,后浇缝宽300mm.在该处楼板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后浇缝,同时加入膨胀剂,并加强后浇缝混凝土的养护。浇灌后浇缝混凝土前,原楼板混凝土与后浇缝混凝土的接缝处,按现行施工规范进行处理。
所谓“抗”,就是在板角增设辐射筋。其原理就是通过密布钢筋限制混凝土收缩,从而达到防止45°裂缝出现的目的。辐射筋在板底和板面应均匀双层布置,其中,辐射筋的底筋布置在楼板底筋之上,辐射筋的面筋布置在楼板面筋之下。辐射筋用钢丝在原楼板绑扎固定。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