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及公众间配合不当的通病
(1)由于地面标高超偏或调整,有关项目未进行相应调整造成管道预留口、器具、设备等的标高超偏;
(2)由于砖、柱、垛尺寸调整或偏差,造成管道位移,管道吃墙或影响门、窗扇启闭;
(3)暖气片后,墙不摸灰、粉刷或没装修即安装影响装饰工程质量;
(4)由于水、电专业设计配合不当,施工审图不细,造成管道、设备与电气开关插座等设施距离过近或重叠,影响安全和使用;
(5)管道穿越楼板处,没用与楼板同标号的混凝土按正式工序进行堵洞,切断主筋后,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有防水层的地面,管洞周围,防水处理不好,造成渗漏;
(6)竖向管井,无分层隔断,不符合消防要求;
(7)防水层做完后又剔槽打洞,埋设管道及排水器;
(8)地漏埋设未考虑厕浴间与走廊地面高差,未考虑地面坡度,未考虑面层厚度,造成排水不入地漏以及地面流水倒坡等影响地面及墙面的防水性能。
2、水、暖、卫工种间的共性通病
(1)固定支架的位置、构造及固定做法不符合要求;
(2)支、托、吊架规格、间距、标高不符要求,固定不牢、不平不正,与管道接触不好,制作粗糙;
(3)管道或支墩铺设在冻土或松土上,支墩砌筑不符合要求;
(4)管道、支、托、吊金属设备等未经除锈、防腐即进行安装;或除锈、防腐、清理灰浆不彻底,防腐、面漆的遍数不够,及局部漏刷;
(5)给排水、采暖、煤气等管道的相互位置或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6)管道坡度超偏差,甚至倒坡,预留口不准,局部塌落或压弯;
(7)管道连接存在的质量问题:
不允许焊接而采用焊接;焊口不平直,加强面不足,有烧穿、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丝接接头不规整,断丝多,丝扣外露超差,麻头不清理,镀锌钢管的镀锌层被破坏;
法兰接头平齐,垫料不符合要求,出现双层或多层垫;
承插口或套管接口填料不符合要求,灰口不饱满密实、间隙偏差过大,甚至用水泥抹口。
(8)水压试验、耐压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闭水和灌水试验问题:
程序和方法不符合要求,结论不确切,签证不全;
试验部位不全,有漏试区段或系统;
对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的阀门进行水压试验,安装前的产品质量未按规定取样或全数试验,有缺项、露项。
(9)主要材料、设备无出厂合格证,无进场检验手续。
3、建筑排水管道安装通病
(1)对三通、弯头的选型、匹配不当,致使水平托、吊管的高度不合理,影响使用、维修及美观;
(2)水平管段上采用了直角三通或直角四通;立管与水平排除管连接,采用可90度弯头,影响污水正常排放。
(3)托、吊和铺设管道、塌腰或倒坡,高层建筑辅助臭气管道、连通管倒坡;
(4)检查口或清扫口设置数量不够,位置不当,朝向不对。
(5)排水不畅或堵塞;
安装前不认真清膛;
甩口不及时封堵,或封堵措施不当,检查口、清扫口安装不及时;
土建水泥浆流入管道,向便器、地漏倾倒杂物;
(6)蹲便器的存水弯没保温,对保温材料的选用不当或缠裹松散,保护壳不严、不光、开裂、造成结露。
(7)塑料排水管不按要求位置和数量装伸缩节(器)承插接口周围缝隙大或不匀,粘结剂性能不良,没有溶合,粘结剂外溢,脏污管道。
(8)排水立管、地漏、便器之排水立管等穿越楼板处混凝土疏松以及防水层作法不符合要求或被破坏,造成渗漏。
(9)室外污水管道无渗漏试验,或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无处理结论;砖砌井室不按规定勾缝,抹灰,管道穿越处有渗漏;
(10)室外管道接口(捻口、抹带等)及混凝土垫层做法不符要求。
4、卫生器具安装通病
(1)固定不牢
轻质隔墙上没有采取有效的夹(锚)固定措施或锚固点外露明显,影响观感;没有预埋地脚螺栓或没有用膨胀螺栓固定,器具固定螺栓没有加软垫;采用下木楔,用木螺丝固定,不延年;支架制做的或设计的不合理,刚度不够,观感不好;
(2)高低池安装的相对位置不合理,造成低池无法使用。
(3)坐便器后出水的软管安装常出现以下问题:
软管橡胶质量不好;
便器座标超偏,造成软管弯瘪,或拉伸过紧与硬管搭接过短,或冲水立管座标偏;
软硬管搭接处用铅丝捆绑(应用喉箍卡固定、卡固)。
(4)排水栓常见问题
排水栓高与器具地面,有积水,其栓口镶接处没加软垫,造成渗漏;
排水栓上无溢水眼;
高低池的上池排水关管距低池底面过高,管口没做成马蹄形,向外溅水,甚至排水栓下不接短管
排水栓的连接管插入排水管的长度不够,固定不牢,其插入部位周围的缝隙不堵塞,臭气外溢。
(5)地漏标高不准,造成地面存水影响走路。
(6)多功能排水器的进、出管,接口不严密,埋于垫层中者,又没有进行隐检,或垫层顶面无防水功能,造成垫层浸水湿透,或卫生间地面也没做蓄水试验,或只采取纸胎油毡、不能久泡的防水材料,造成渗漏。
(7)卫生器具配件安装通病
所选用配件质量低劣,不符合节水规定(如采用非节水型水咀、水箱内配件等);启闭不灵活,不严密,造成渗漏;
未调试水箱内的配件及合理的水位;
配件不齐全,不安装堵链。
(8)澡盆裙边无检查门,影响检修,软管喷头挂钩位置不合理,不便使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