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整场地,并测量施工范围的自然地面标高,放出水泥土墙位置的灰线,确定桩位。
在铺设好钢板、道轨或滚管后,应测出桩机底盘标高,以此确定搅拌机悬吊提升及下降的起讫位置,控制桩顶、桩底标高。
2、清除障碍:施工前应清除搅拌桩施工范围内的一切障碍,如旧建筑基础、树根、石块等,以防止施工受阻或成桩偏斜。当清除障碍范围较大或深度较深时,应做好覆土压实,防止机架倾斜。清障工作可与样槽开挖同时进行。
3、机架就位及垂直度控制:将搅拌机移至设计桩位,定位对中,桩位偏差不超过5cm(包括测量放样和对中偏差)。
机架垂直度是决定成桩垂直度的关键。因此每根桩施工前都要从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校正搅拌轴的垂直度,直至搅拌轴与铅直方向一致。搅拌桩机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250以内,且基坑底处的垂直度应控制在1/200.
4、水泥浆制备:水泥应采用新鲜、不受潮、无结块的合格水泥,拌制时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水灰比的掺量,严格称量下料。水泥应有合格证、复试报告。
5、工艺试桩:在施工前应做工艺试桩。通过试桩,熟悉施工区的土质状况,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如:钻进深度、灰浆配合比、喷浆下沉及提升速度、喷浆速率、喷浆压力及钻进状况等。
6、成桩施工:
1)控制下沉速度
待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电动机。本工程预搅下沉的速度应控制在小于1m/min,一般控制在0.5m/min左右,边喷浆边下搅拌头。
2)提升喷浆搅拌
当搅拌头下沉到加固体底标高时,搅拌头在原地搅拌1min,以确保水泥浆液通过输浆管和钻杆压入加固体底部,然后边喷浆边提升搅拌头,提升速度应控制在小于2m/min.
3)严格控制喷浆速率与喷浆提升(或下沉)速度的关系
确保在提升开始时同时注浆,在提升至桩顶时,该桩全部浆液喷注完毕,控制好喷浆速率与提升(下沉)速度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喷浆和搅拌提升速度的误差不得大于±0.1m/min.本SMW工法工程采用二搅二喷,喷浆提升速度不大于2m/min.
7、型钢的插入宜在搅拌桩施工结束后30min内进行,插入前必须检查其直线度、接头焊缝质量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8、型钢的插入必须采用牢固的定位导向架,并用两台经纬仪双向校核插入时的垂直度,型钢插入到位后用悬挂构件控制型钢顶标高,并应将已插好的型钢连接起来,防止在施工下一组搅拌桩时,造成已插好的型钢移位。
9、型钢插入宜依靠自重插入,也可借助带有液压钳的振动锤等辅助手段下沉到位,严禁采用多次重复起吊型钢并松钩下落的插入方法。若采用振动锤下沉工艺时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10、防止断桩:施工中发生意外中断注浆或提升过快现象,应立即暂停施工,重新下钻至停浆面或少浆段以下0.5m的位置,重新注浆提升,保证桩身完整,防止断桩。
11、邻桩施工:连续的水泥土墙中相邻桩施工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应超过24h.因故停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应采取补桩或在后施工桩中增加水泥掺量(可增加20%~30%)、补桩及注浆等措施。前后排桩施工应错位成踏步式,以便发生停歇时,前后施工桩体成错位搭接形式,有利墙体稳定及止水效果。
12、钻头及搅拌叶检查:经常性、制度性地检查搅拌叶磨损情况,当发生过大磨损时,应及时更换或修补钻头,钻头直径偏差应不超过3%.
对叶片注浆式搅拌头,应经常检查注浆孔是否阻塞;对中心注浆管的搅拌头应检查球阀工作状况,使其正常喷浆。
13、成桩记录: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成桩记录,不得事后补记,成桩记录反映真实施工状况。
成桩记录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误差:钻进深度不得大于5mm;时间记录不得大于5s.
14、试块的制作情况:一般情况下一个台班抽查两根桩,每桩做三联标准模水泥土试块三组,水泥土样不得取桩顶冒浆,宜提取桩长不同深度三个点处的水泥土样,最上点应在3m以下。试块宜在水中养护,测定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