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员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监理员 > 复习指导 > 正文

工程监理辅导知识:铁路工程检验批如何验收?

2015-02-12 17:00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检验批合格质量的规定: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要特别注意的是主控项目中有允许偏差的抽检点,其实测值必须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不允许超差;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对于一般项目中有允许偏差的抽检点,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其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对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内容分为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两个方面。

  实物检查:(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进场验收,是把好施工质量的第一关,各专业验标均已制订了明确的检验项目和抽样方案;(2)对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如混凝土强度等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及各专业验标规定的方案进行检查;(3)对工程实体中以计数检验的项点是按各专业验收标准规定的方案进行检查,并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率进行判定。即主控项目的合格率为100%,一般项目的合格率为80%,且对一般项目中有允许偏差的项目,其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资料检查:实际也就是所谓的书面检查。检查内容既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和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交接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以及各种检验、检测报告。

  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是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主控项目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全部达到合格。主控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材质、技术性能等,如钢筋、水泥、电缆的质量,路基填料的质量,水泵、电源屏、变压器等设备的质量,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并对重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或试验。

  (2)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工程性能等,如混凝土的强度、路基压实度、电气绝缘性能、防雷接地性能、系统运转试验等。

  (3)工程实体的主要几何尺寸,如涉及限界的结构外形、设备安装位置以及有允许偏差但必须控制在允许偏差限值之内而不能超差的项目。

  一般项目:是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这些项目虽然不像主控项目那样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可以放宽一些,但对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工程外观等有较大影响,同样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情况:

  (1)给定允许偏差值的项目:如结构或构件的截面几何尺寸允许偏差±10mm、与设计中心线允许偏差2mm、平整度5mm等,要求合格点率应在80%及以上,且不合格点的偏差值不能大于允许偏差值的1.5倍。原验标对最大偏差值是没有限制的,这次验标修订给出了最大限值,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如果规定所有点的偏差值均不得超出允许偏差值,那么该项目就不是一般项目而是主控项目。

  (2)要求在一定数值范围内的项目:如紧固螺栓扭矩为100~120N?m,就是要求80%及以上测点的扭矩值在此范围内,超出此范围的测点数不超过20%.考虑一般的施工工艺水平,没有给定超出(低限、高限)的最大限值。

  (3)要求大于或小于某一数值的项目:即给定了一个最低或最高值,而在一个方向不控制,要求80%及以上测点的数据大于或小于给定的数据值。如碎石桩桩径允许偏差为-50mm,就是要求80%及以上测点的桩径不允许比设计值小50mm,允许有20%的桩比设计值小50mm,但最大不允许小75mm.实际桩径比设计值的则不控制。

责任编辑:cj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