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材料和吸声构造
材料的吸声能力常用吸声系数。表示。某一种材料及其构造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有不同的吸声系数。工程上通常采用125,250,500,1K,2K,4KHz六个倍频程的吸声系数来表示某一种材料或构造的吸声频率特性。
250,500,1K,2KHz四个倍频程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又称为降噪系数(取0.05的整数倍)。
工程上使用的材料吸声系数多用混响室法来测量。它通过测试混响室内铺设吸声材料前后的混响时间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材料的吸声系数。
某构件的实际吸声效果用吸声量A来表征,它和构件的尺寸大小有关:
A=S·α(3-24)
式中 A——构件的吸声量,㎡;
S——构件的面积,㎡;
α——构件的吸声系数。
多孔吸声材料
玻璃棉、超细玻璃棉、岩棉等无机材料,以及棉、毛、麻、木质纤维等有机材料属多孔吸声材料。
1.吸声机理及吸声频率特性
多孔材料具有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小空隙和孔洞,当声波入射其中时,引起空隙中空气的振动。由于空气的黏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摩擦和热传导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损耗掉。
那种以为粗糙表面(如水泥拉毛)吸声好的概念是错误的。
具有大量微孔,但微孔之间相互封闭、不连通的材料,如泡沫塑料,吸声性能也不佳。
吸声频率:多孔吸声材料一般对中、高频声波具有良好的吸声能力。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