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土地估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土地估价师复习指导:地籍管理的含义(4)

2012-08-15 16:27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21.代理登记类型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土地登记申请代理可采用三种方式: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均应具有代理授权书,

  22.变更土地登记的特点

  分散性和个别性

  经常性和及时性

  连带性: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则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23.更土地登记的程序:变更土地登记申请——变更地籍调查——审核——换发或更改土地证书或核发他项权利证明五个阶段。

  24.变更土地登记类型: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的更名、更址登记,注销土地登记等四种类型。

  25.土地统计的概念

  土地统计是指利用数据、图表及其他手段,对土地的各种数量关系的现状及其变化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搜集、记载、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6.土地统计的内容

  土地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和分析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的结果。目前,土地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类型、面积、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等。

  土地统计指标体系是土地统计工作的核心,土地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都是围绕着土地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的。

  土地统计表格形式和土地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保持全国统一,以便汇总出各级的土地统计资料。

  27.土地统计程序

  完整的土地统计过程一般由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和预测等阶段组成。

  28.土地统计类型

  初始土地统计和经常土地统计

  初始土地统计是土地统计工作的起点,或者说,它是在某一时点上首先开展的土地统计,"时点"是人为确定的,这一时点的数据作为历年统计的初始值。

  我国开展并已基本完成的以县级为单位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迄今较为全面、系统的大规模土地资源调查,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了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及其分布,查清了村和农、林、牧、渔场、居民点及其以外工矿企事业单位用地的权属,其成果都经过了严格检查和验收,所以,为保证土地数据的连续性,应该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结果作为初始统计的依据。

  经常土地统计:是在初始土地统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对土地变化状况所进行的统计,包括通过变更调查,对所辖行政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核实,特别是对变化面积和界线进行测量和图上注记,并记录其变更的面积、原因、性质,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

  29.我国现行的土地统计报表类型

  基层土地统计报表

  《统计台账》、《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年内地类变化平衡表》、《土地统计簿一》、《土地统计簿二》、《土地统计簿三》、《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过录表》、《各类建设用地当年增加面积过录表》、《城镇建设用地当年增加面积过录表》。

  国家土地统计报表

  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由15种报表组成。按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土地权属、利用、数量及其变更情况的土地情况统计资料,15种表格中,有11种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反映土地管理机构情况的。

  按报表填报时间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两类,土地统计年度以上年11月1日到本年10月31日截止。年报的报送时间为次年2月底之前。有13种表格是属于年报的。定期报表实质上为半年期报表,每年2月、7月各报送一次。

责任编辑:淘淘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