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资讯中心 > 建设趣闻 > 正文

唤醒“休眠建筑”

2012-09-07 16:56  南方都市报  【  【打印】【我要纠错】

  惠州中山纪念堂是省内仅有的三座中山纪念堂之一,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现在的惠州中山纪念堂却空空如也,而且时常大门紧闭,难以发挥旅游和历史纪念功能。日前,惠城区政府就民革惠州市委的相关提案正式作出答复,表示将推进中山纪念堂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适当的修复和保护,使其成为中山公园的中心节点。

  周末空闲去了一趟广州中山纪念堂,红柱黄墙,宝蓝色琉璃瓦盖,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庄严瑰丽。入得门去,堂内座位可容纳几千人,穹顶设计和墙壁隔音材料的使用依旧十分符合声学原理,因此直到现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除了开放参观游览,还兼具集会、演唱会和各种表演场所的功能。当天管理处就在销售一场交响会的门票,票价也甚为平民化。步上二楼,八面都是历史资料和档案原件的展示,从纪念堂的倡建、选址、设计、拆迁、建设以至落成、使用,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像是穿梭在历史的回廊内,只有木窗外的蝉鸣和凉风,告诉你今夕何夕。

  一座老建筑,不仅对于城市的精神文化起着不可复制的记忆功能,宣告曾经的哀荣变幻,而且,尽管历经80年风雨,没有颓态,不失典雅,反倒褪去了政治教化功能,成功融入这个城市中平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之中,街坊们可以在此听歌看戏。这就是广州中山纪念堂能够一直“活下去”的难得之处。

  建筑无声,却不沉默,它的话语是历史,诉说对象则是当下的城市生活。惠州中山纪念堂也是一路坎坷,几经毁建,姿态越来越年轻,内心却越来越封闭。自2004年被确定为危房后,闭门谢客,这可以理解。让人无法理解的是,2007年原样重建后的纪念堂焕然一新,却依然没有找准定位,沦为“空”建筑。除了叹息,只能缅怀。上了年纪的老惠州时常怀念1990年代以及之前,那座兼具开放性与平民化的老建筑,它老得蹒跚,活得有烟火味。

  对于历史建筑而言,复建得再堂皇都无甚意义,让它活起来比什么都重要。以香港为例,特区政府从2008年开始实施“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把历史建筑再利用,赋予建筑物可持续的新用途,为社区和市民带来最大的效益。实施活化的保护措施以后,一些历史老建筑旧貌换新颜,融入了现代都市生活之中,并且保留住老香港的生活图景,培育港人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唤醒惠州中山纪念堂,可以借鉴香港“活化历史建筑”的计划,也可以学习广州中山纪念堂的模式,或者还有其他创新的延续建筑空间生命的方法,都不妨探索尝试。但是,维持现状,拒绝接纳市民,任它空空老去,是最愚笨的一条路。  

责任编辑:小巫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