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土地权利制度的稳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动产抵押已成为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土地抵押已成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居民置业的主要资金而土地权利制度改革对盘活土地资产、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不动产贷款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15—20%,我国香港为30%,我国目前房地产企业的银行抵押贷款和买者的按揭贷款估计近80—90%.不动产抵押贷款比例的增加,在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权利制度不完善和土地抵押不规范,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当前全国各类园区在土地开发、建设中,土地产权抵押也占用了银行大量的资金;近些年不断出现的金融诈骗,许多都与土地产权抵押有关,如重复抵押骗取银行资金,金融部门不能处置已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形成很多呆账、坏账,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对房地产项目贷款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1998起的5年内,我国的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总额为2300亿美元,并以每年25.3%的惊人速度增长,也增加了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这些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证明,土地权利制度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近40年来,日本曾经发生了三次地价高涨和随后的经济萧条。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日本总地价上涨6倍,地价达2400兆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
六、土地权利制度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有力保障
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党中央确定的基本国策。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有效利用,应该是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和土地权利制度建设两条主线的有机结合,即在对国土资源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赋予、确认并保护公民、法人对土地的财产权,调动土地使用者合理用地的积极性。否则,没有土地权利人的主动配合,再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会大打折扣。我国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受计划经济影响,偏重土地行政管理,而土地权利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法律对企业、公民的土地权利界定不明确或保障不利,权利之间的界线不清,导致土地利用粗放、土地闲置、浪费,并产生大量的土地争议和冲突,用地者缺乏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历史上出现的乱砍滥伐森林、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关系不清晰,责权利关系不明和产权缺乏有效保护,用地者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此,赋予各类土地权利主体稳定的土地财产权,是促进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土地市场,保障交易安全和土地市场秩序,积极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土地权利制度建设。同时,在深入调查、研究我国土地权利制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陆续以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等形式,出台了《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登记规则》、《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等,不断加强土地权利制度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土地权利概述(2)
下一篇:国外及港台地区土地权利的表现形式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