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掌握)建设项目活动的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资质管理、监督管理
(1)工程勘查、设计单位资质资格的行政许可管理
1)工程勘察设计证书分为:
工程勘察证书: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
工程设计证书:按行业或工程性质分类专项
工程设计证书
2)工程勘察、设计资质:按承担业务范围分为甲乙(全国,异地业务需到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丙丁(省内)四个等级,实行一个行业一认证制度,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发布。
(2)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资格的市场管理
1)应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担业务,禁止超越资质许可范围,或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接业务,也禁止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业务。
2)政府对承担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3)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注册职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受聘于一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未受聘的不得从事,包括不得私自挂靠设计业务。(属性的唯一性)
4)勘察设计单位不得私自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承接的业务。
5)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勘察设计单位及其在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不得单独承接在中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业务,必须与中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合作或合营进行勘察、设计。
(3)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对勘察设计活动实行监督管理。
1)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各自的分工职责,对勘察、设计市场活动进行监督,依法处理勘察、设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2)由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对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和执业注册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对勘察、设计单位实行资质年度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3)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勘察、设计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对各方当事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勘察、设计的质量监督制度和工程勘察、设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并定期发布有关结果。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