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专业资格考试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质量专业资格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1年质量专业资格辅导:获取持续改进机会的策划

2010-09-13 16:59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提高持续改进的地位和作用是GB / T 19000 — ISO 9000 族标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按GB / T 19001 的规定,如果组织没有持续的质量改进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注意,不是产品)得不到持续改进,则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就不合格,就不能通过审核认证。也就是说,组织应把持续改进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之中,作为其组成部分,将改进作为或化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自身要求,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自我改进,不断提高。这与将质量改进作为外部“强加”的要求相比,有本质上的差异。

  质量管理体系要进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首要的任务是要确定并获取持续改进的机会。质量改进没有对象,你就无法改进。一般来说,组织需要进行改进的产品和过程,特别是管理过程随处可见。只要一提及,从最高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可能都可以给你数出一大堆来,似乎不需要对改进的机会进行特别确定。但是,这样的改进机会往往难以纳入组织的质量改进计划中来,即使纳入了,往往也是不自觉的、无长远计划的、零散而不成系统的。虽然通过改进,也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效果有时并不突出。GB / T 19000 — ISO 9000 族标准要求的持续改进,是有计划的、系统的、不断进行的,因此就有一个确定并获得机会的过程。

  GB / T 19001 规定:“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 )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在GB / T 19001中虽然也规定了诸如“检验和试验”、“内部质量审核”等监视和测量活动,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确保符合性。”这不仅片面,降低了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意义,而且还遗漏了组织理应进行的诸如顾客满意程度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活动。

  从“实现改进所需”的角度去认识、考虑、确定和策划、管理和改进“监视和测量活动”,最主要的就是获取机会。

  获取持续改进机会的策划(2)

  从监视和测量活动中获取持续改进的机会

  按GB / T 19001 和GB / T 19004 的规定,组织必须规定、策划和实施四个方面的监视和测量:

  (1)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的监视和测量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是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可以说,任何组织都要进行这种测量。即使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组织也要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但是,大多数组织并没有自觉地进行这种测量,更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开展的、有计划的、固定的工作来对待。标准要求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指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的方法必须予以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员工、所有者、供方和社会)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都可以作为质量改进的机会。

  (2)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大多数组织来说,显得较为陌生。如果不是推行GB / T 19000 —ISO 9000 族标准,可能很少进行过,可能也难以坚持。为何如此呢?这在于组织未能充分认识到其作用和意义。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是技术性要求较强的管理活动。审核必须独立进行,由非从事审核活动的人员进行,客观公正地记录结果并进行判断;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一个是独立进行的,一个是高层次进行的,因而其结论就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将其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组织的大局,涉及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纳入持续改进,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过改进,其效果也就可能更加显著。

  (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是针对过程,改进过程的输入,改进过程所涉及的人、机、料、法、环(4M1E )诸因素而进行的。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有利于发现过程输入和过程本身涉及的因素所存在的间题,从而为质量改进提供机会。全面质量管理(TQM )强调预防为主。预防主要就是针对过程进行的。把过程控制好了,其结果(产品)也有了质量保证。事实上,改进产品质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的。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一般来说,组织都有一整套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体系,都设有检验部门,对产品进行测量(检验和试验)。但是,检验部门往往只是单纯地“确保符合性”。也就是说,仅仅只是对产品质量负责。按GB / T 19000 —ISO 9000 族标准的要求,检验部门应当为持续改进提供机会。也就是说,通过监视和测量,发现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反馈信息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促使他们进行改进。检验部门如果不履行这后一种职责,也是失职。

  从上述阐述可以明白,组织持续改进的对象主要不是产品,而是过程(包括管理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本身。

  数据分析:确定质量改进的课题

  通过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有关活动(如对外收集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对内进行的检查、考核等),获得了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就能确定可以实施的改进。也就是说,可以确定质量改进的课题了。课题策划是持续改进策划的第二步。

  一般来说,质量改进的机会普遍存在,组织不可能将所有的机会都纳入持续改进之中。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其与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就能够确定具体的改进课题(项目)。课题一旦确定,质量改进才算跨出了实质的一步。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