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颗粒污染物(二)

2010-09-10 17:47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3.固体颗粒物的成分

  如颗粒物的来源不同其粒径的大小分布也不同,不同粒径的可吸入颗粒物其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毒性也有所不同。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因其浓度、成分和粒径的大小而异。

  4.颗粒污染物的形成机理

  (1)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污染物主要是燃烧不完全形成的炭黑、烟尘和飞灰等。

  ①碳粒于的生成

  燃烧过程中生成一些主要成分为碳的粒于,通常由气相反应生成积炭,由液态烃燃料高温分解产生的那些粒子都是结焦或煤胞。实践证明,如果让碳氢化合物燃与足量的氧化合,能够防止积炭生成。

  ②燃煤烟尘的形成

  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它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

  煤粉燃烧时,如果燃烧条件非常理想,煤可以完全燃烧,即其中的碳完全氧等气体,余下为灰分。

  ③燃煤尾气中飞灰的产生

  燃煤尾气中飞灰的浓度和粒度与煤质、燃烧方式、烟气流速、炉排和炉膛卜锅炉运行负荷以及锅炉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2)生产和交通过程中粉尘的产生

  一般来说生产和交通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物料间剪切压缩造成的尘化作用

  ②诱导空气造成的尘化作用

  ③热气流上升造成的尘化作用

  把上述各种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称为一次尘化作用,批作用给粉尘的能量不足以使粉尘扩散飞扬,它只是造成局部地点的空气污染。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气流,即由于空气流动或冷热气流对诚的气流。二次气流带着局部地点的含尘空气流动,使粉尘扩散或迁移。

  二、粉尘的物理性质

  从废气中将颗粒物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称为除尘,实现除尘过程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颗粒物的大小和其他物理性质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着除尘装备的除尘效率,因此在除尘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

  1.粉尘颗粒的粒径

  粉尘的粒径是指粒于的直径或粒子的大小,是粉尘的基本特征之一。粉尘颗粒大小不同,不仅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同时对除尘器的除尘机制和性能也有很响。若颗粒为球形,则可以用其直径作为表示其大小的代表性尺寸。粉尘颗粒的哪;是不规则的,一般用当量直径或粒子的某一特征长度表征。

  通常有三种形式的粒径:投影径、几何当量径和物理当量径。单个粉尘粒子的大小一般用单一粒径表示,粒子群的平均尺寸大小由平均粒径来描述。

  (1)单一粒径

  ①投影径s

  投影径是指尘粒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粒径

  ②几何当量径

  取颗粒的某一几何量(面积、体积等)相同时的球形粒子的直径。

  根据尘粒的某一几何特征与球粒于相同的原理,还可以有其他一些表示方法。

  ③物理当量径

  尘粒粒径取与其某一物理量相同时的球形粒于的直径,粉尘控制技术常用趴径为斯托克斯直径ds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

  a.斯托克斯(Stokes)直径,是与被测颗粒的密度相同,并且在同一种流体中与颗粒终末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2.粉尘粒径分布

  粉尘的粒径分布是指粉尘中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所占的比例,也称粉尘的分散度。粒径分布可以用颗粒的质量分数或个数百分数来表示,前者称为质量分布,后者称为粒数分布。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和函数法3种。

  ①频率分布g

  ②频率密度分布f

  ③筛上累计分布R

  ④筛下累计分布G

  ⑤粒径分布的列表法

  3.粉尘的密度

  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的密度,其单位是kg/m3

延伸阅读:考试辅导 污染物 颗粒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