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材料的抗渗性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称不透水性。材料的抗渗性通常用渗透系数Ks表示:
Ks值愈大,表示材料渗透的水量愈多,即抗渗性愈差。
材料的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以符号“Pn”表示,如P4、P6、P8等分别表示材料能承受 0. 4、0. 6、0.8MPa的水压而不渗水。
材料的抗渗性与其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抗渗性是决定材料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地下建筑、压力管道、容器等结构时,均需要求其所用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渗性能。抗渗性也是检验防水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八)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用符号“Fn”表示,其中N即为最大冻融循环次数, 如F25、F50等。
材料抗冻等级的选择,是根据结构物的种类、使用条件、气候条件等来决定的。例如烧结普通砖、陶瓷面砖、径混凝土等墙体材料,一般要求其抗冻等级为F15、F25;用于桥梁和道路的混凝土应为F50、F100或F200,而水工混凝土要求高达F500.
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是因其孔隙中的水结冰所致(水结冰时体积增大约9%)。材料的抗冻性取决于其孔隙率、孔隙特征及充水程度。材料的变形能力大、强度高、软化系数大时,其抗冻性较高。一般认为软化系数小于0.80的材料,其抗冻性较差。
抗冻性良好的材料,对于抵抗大气温度变化、干湿交替等风化作用的能力较强。所以 抗冻性常作为考查材料耐久性的一项指标。
(九)材料导热性能
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 料的这种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
材料的导热性用导热系数来表示。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厚度为1m的材料,当温 度改变1K时,在1s时间内通过1㎡面积的热量。
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表示其绝热性能愈 好。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别很大,如泡沫塑 料λ=0.035W /( m -K),而大理石λ=3.48W/(m - K)。工程中通常把λ=< 0.2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为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保证建筑物室内气候宜人,要求建筑物有良好的绝热性。
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与其组成与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温度、湿度、热流方向有关。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