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稻田校园——一次简单置换带来的观念重建

2010-03-15 14:23    【  【打印】【我要纠错】

  评价一个建筑和景观设计作品,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中变得复杂,并充满着矛盾。在传统的景观和建筑作品所被关注的功能和人本的合理性,美学和文化等概念之外,当代作品的评论还会受到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生态和可持续观念的影响,或者说制约。

  在很多情况下,生态学观念会将人类推到“彼岸”,依照巴里康芒纳的生态学法则“自然界懂得的是最好的”, 我们必须承认,生态现状和人类的奇思妙想在很多时候会产生矛盾和巨大的摩擦力。完美不再拘泥于作品的自我系统,更多的时候需要放置在更大的社会和自然语境中去评价,也即每一件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如果从生态学观念的角度重新评价和辨析历史中的景观建筑作品,在大多数人类引以为自豪的杰作中,批评和批判的词藻会将赞美彻底湮没。但我们无需反历史论证,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对当下的作品和现实问题给予思考与关注。

  作为人类一贯的智慧的再现,可持续观念的出现平衡了满足需求并能再发展的矛盾,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思维。人们相信可以重建全世界人类的需要体系,景观建筑各种不同部分的功能可以按照这些体系来重新定义。一部分景观和建筑设计师如俞孔坚,开始遵照新的体系进行设计与实践,并且将设计赋予了更复杂的心智,他们认识到在超越“客观”需要的满足之外,还存在着诗意这一巨大的区域,这种诗意通过景观设计师所控制的形式而特别被提供给设计师。景观及建筑设计师扮演着创造形式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艺术创造来直接造福于使用者。

  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反映了这样的一种基于现实,而又被赋予诗意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一方面,它遵循了新的世界思维体系,以其独有的方式将人工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赋予景观空间以生产功能,产生了更积极的效用;从另一方面,又运用比例、色彩、空间和形式表达了美和诗意。这一切来源于一次充满智慧的简单置换——水稻的置换,但这个简单置换,却带来了一次全新的观念重建。

  对设计创作的重新定义

  在“稻田”的设计当中,俞孔坚运用了接近“无设计”的手法。直线垂直交接形成方形空间,其中种植水稻,作为设计的主导语言。斜线路网将之打破,形成新的参与路线,围合状的读书与休憩空间被少量放置,唯一强化的细节是道路中的嵌草带,最终被野草占有。

  设计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空间的主体材料——水稻从农业生产空间到城市空间的置换。空间语言沿袭了现代主义的构图和形式,并使语言少得不能再减化。这进一步凸显了主体材料的作用。最终是水稻在控制整个空间,并且空间因为水稻的季节性栽植、生长和收割而被赋予了动态。这同时也意味着对传统的追求恒久性的设计观念的一种颠覆。

  在传统的设计中,设计师尽量追求设计成果的恒久性,即便在景观空间中,也力图使植物的生长趋于完美,使空间成为一个长久的画面。而在“稻田”中,设计创造的结果不再是一个固化的物象。空间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不仅可以生长并且可以自我消解,同时又需要人为的干预,并且这种人为干预成为一种面向自然的优秀行为。

  在“稻田”案例中,设计的完成和场所的建成仅仅意味着开始,创作的最终结果不是恒定的,创作意味着需要留有让人与自然做功的余地。

  材料的革命

  我们如果将“水稻”作为一种创作主体,从设计中剥离出来,就会发现,在当代及未来很长的一段被能源、资源和生态问题所困扰的时期内,“材料”的获取、组织和使用将会成为一个设计是否优秀的主导因素。

  当代的基于可持续观念的材料研究将会成为继“钢”和“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次材料革命。“钢”和“混凝土”曾经彻底解放了建筑的结构,也使得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得以成功,并加速了从手工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转变。而从后工业时代到可持续时代的过渡,则意味着对材料的新一轮的定义。因为所有的能源、资源和生态问题都因物质和材料而起。

  这种新的材料革命强调了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特性以及再生概念,并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对景观建筑而言,依据物质材料的再生概念,根据不同材料再生方面的不同物性,还有其加工所消耗的能源数量的不同对其加以选择和划分。选择可再生、可重复种植、重复生产的材料和可以再利用的材料,或者直接从再生、再利用的材料中获取材料。并且使所有部分都能够清晰的解读,而不完全纳入其他部分之内。这样失去功效的材料能够被简单地分离、拆除。而不影响其他尚能发挥功效的材料的继续使用,从而延长整体材料的生命。

  稻田案例中的水稻便是这样的一种再生材料,并且稻田在整个环境中能够清晰解读,游离于环境。正是这种游离和可拆解,带来了积极的生态意义。

  美的产生次序与诗意再现

  在稻田景观中,水稻与现代结构秩序的叠加形成了新的完备的美学层次,并且这种美学层次极为纯粹。空间的视觉协调处理的恰到好处。它既提供了一种景观的整体观,同时又在小尺度上提供了一种认同感。但是美的产生次序却与传统的设计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稻田景观以解决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作为设计核心,从而使设计考虑到景观建筑及其内外所有事务的全体性责任,并以此作为基础。这就使美的产生过程发生了变化,美来自于内而不是外。这种美学被基朗与蒂伯雷克称作“伦理化美学”。

  “伦理化美学”颠覆了传统的设计过程与次序。依据基朗与蒂伯雷克的观点,这种伦理化的美学第一眼看上去也许很陌生,像很多外来的新事物一样,一开始会让人感兴趣但并不让人感到美。通常,美是通过在大量的重复与提炼的过程中,最终获得事物的熟悉化和舒适化。设计师所探寻的是一组程序和规则,这些规则吸收被认同的美学基准,在类型学上,形式确定的实体,这种实体在社会文麦种传达着艺术的意义。

  而伦理化美学将景观和建筑内外所有事物的整体责任作为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深刻的探寻创立了某一事物与物质世界之间的美学联系的深层内部结构,再利用我们的发现,利用这种美学去赋予事物以形式”。这就导致在很多情况下,伦理化美学很难被解读,它消融在设计的过程之中。

  在很多情况下,基于自然系统的伦理化美学和基于社会系统的传统的美学基准存在着矛盾,面对着人们的文化需求,设计师存在着两难境地。

  在稻田案例中人们看到了俞孔坚解决这两种价值系统和美学系统的一种执著的尝试:一方面相信景观应被划为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使将景观定义为服从美学规律的独立的美学学科。但是在俞孔坚那里,人们不只找到这两种并置的系统,也看到这两种并置的语言转化为一种新语言的过程。俞孔坚使一个严谨的现代主义空间结构与传统农业的乡土便利性相结合,后者以填充的方式,构成了一个自由而富有变化的景观空间。俞孔坚运用了大胆的手法,并通过诗意化和置换策略,将原本作为竞争对手的强烈的现代主义语言和乡土材料结合在一起,并且恰当地营造和表达了诗意。

  生产的机器——城市景观的观念重建

  当然稻田景观有着它的最终指向,这一指向是城市景观的观念重建。

  稻田应对可持续的积极举措在于将城市景观空间赋予生产功能,并且非常彻底。传统的城市景观空间往往是一个高能耗的空间,为了长时间保持景观空间所谓的美的画面往往消耗大量的能源,这还不包括一次性的景观建设带来的资源消耗。

  而将传统的城市景观空间赋予生产功能,意味着双倍的生态效用,即省去了高额的维护费用,同时又有产出,进一步满足人类的生存与生活需求。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景观实践,同时也重新定义了景观建筑的新功能。

  这种新的功能意味着景观不仅仅是一个被动使用的空间,最终成为一个可以产出的机器。这超越了“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的现代主义的功能定义。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景观建筑应该成为一个不仅降低能耗,还可以生产能源的机器,特别是对于景观空间而言,更具备这样的优势。而稻田以一个简单置换和少得不能再少的框架巧妙的创造了这种新的功能。

  结语

  稻田景观不再作为一种孤立的事物和局部的现象存在,场所设计与营建的过程不再仅仅考虑场所本身或者其邻近的事物,不再是传统的景观和建筑要与周边城市空间保持视觉和空间意义上的和谐,而要将景观和建筑与基础设施放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宏大的、由所有的人造事物与自然事物组成的系统中去考虑。设计师仅仅依赖于眼睛和设计草图去进行长时间的思索,我们所谓的文脉也只涉及到了问题的表层,远远没有达到设计师应尽的义务。

  “稻田”中的思考和基于现实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作品自身,置换指向观念的重建。稻田景观不再是一个作品,而是一个走向新景观的宣言。

延伸阅读:校园 建筑 稻田观念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