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竹之笙”——竹建筑设计

2010-03-15 14:13    【  【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竹子作为房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亚洲,许多低收入家庭利用竹子搭建房屋构架。即便使用其它材料,竹子也是建筑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们所使用的塑料、木材和石头等材料建造的房屋相比,廉价的竹建筑是经济实惠而不失安全性的选择。许多竹房屋用处理过或天然的竹材来建造,必要时辅以木材、泥浆、砖块及混凝土等其它材料,以建造不同风格的房屋,并增加其耐用性。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

  1.题目背景

  (1)民族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瑰宝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各民族乐器种类十分丰富,有五六百种。早在原始社会,各民族就发明了本民族的乐器,起初,乐器主要是为诗、歌、舞伴奏,到了西周时代,就已经有了乐器用于独立演奏的记载。民族乐器,作为音乐文化的载体,造型独特,做工精细,风格古朴,不仅能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民族工艺品。56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绚丽多彩的民族乐器,在每件乐器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渊远的发展历史。这些民族乐器有很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50%以上的文化遗产是属于乐器范围的,可见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文化遗产真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全国各民族的传统生活社交习俗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在形式多样的西洋乐器的冲击下,民族乐器的保护,推广和发展困难重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都受到冲击,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无形文化遗产比有形文化遗产更加脆弱,因而面临失传的威胁更大,因此更需要抢救和保护。保护民族乐器,便保存了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转瞬即逝的民族乐器进行抢救是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保留,日、韩等国家纷纷建立了民族乐器博物馆,并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展现民族音乐和器乐的精髓。然而,到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集中华民族乐器为一堂的乐器博物馆。

  (2)博物馆概括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里,“博物馆”作为历史与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客观而冷静地向世人展现我们的先辈世世代代走过的历程与真实的印迹。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能力的总和,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文化的出现将人类推向了文明,将原始人类变为有思想,有创造性的人。人类社会通过博物馆把人类文明的所有信息用实物,图片,文字等信息资料完好的保存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现代和今后的人们了解,学习和思考;利用博物馆性质和独有的功能向世人介绍,展示,交流,传播,研究。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推动力,是社会精神生命的表现与见证,在信息时代,博物馆也作为重要的社会文明的信息中心与传播媒介屹立于城市中间,让人们不能忽略它的存在。现代博物馆已经从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即参观者为中心,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

  2.选题意义

  (1)博物馆更适合保护民族乐器

  乐器文化内涵丰厚,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乐器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十面埋伏》《楚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古乐器所不能表达的。有识之士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走向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本土化。一个民族的乐器文化丧失个性和特色,等于自觉取消了民族的立身之本。民族乐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识别标记之一,是维系民族存在约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千百年来沉积的文明成果可能在一朝一夕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民族乐器博物馆,顾名思义,首先必须是“博物馆”,是博物馆的类型系列之一。此类博物馆不管从它的展示方式,还是选址,以及展品的安全性,都非常讲究,更能体现博物馆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的特殊性。民族乐器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和乐器文化积累的总和。人类社会通过博物馆把人类文明的所有信息用实物,图片,文字等信息资料完好的保存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给现代和今后的人们了解,学习和思考;利用博物馆性质和独有的功能向世人介绍,展示,交流,传播,研究和保护。

  (2)竹材在博物馆建筑上运用广泛,深受喜爱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竹子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社会提供了无穷的生趣。竹子乐器,竹简,竹雕,竹屋等其历史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为世人所罕见,这一系列都为现代博物馆抽象化概念空间展示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有些人的博物馆意识淡薄了,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博物馆整体效益,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博物馆作为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和教育机构,一个城市,国家的形象代表,把博物馆搞活,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多方面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建造符合观众需求的博物馆是当务之急,而创造优秀的博物馆建筑是首当其冲,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主力部队。

  应该看到,多年来,一些博物馆从自己实际出发,加大展示项目,改造博物馆,创建优越的环境,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建筑上尤其突出。它们不但从展览形式上考虑,更重要是在材料,工艺上创新。在现在的展示设计里念中,植物成为用材的新宠。常常利用大量的植物来营造环境,调节气愤,减缓观众参观的疲劳,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的心理。这样的博物馆更受欢迎,更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

  竹子是一个比较常见材料,竹子的运用也非常广泛,在食品、房屋、家具等许多领域都有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国家,竹子以多种方式得以巧妙利用,一生都可为人类服务。竹子是房屋建造和其它结构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作为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竹子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可以在许多产竹国得到。

  近年来,竹子作为房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亚洲,许多低收入家庭利用竹子搭建房屋构架。即便使用其它材料,竹子也是建筑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们所使用的塑料、木材和石头等材料建造的房屋相比,廉价的竹建筑是经济实惠而不失安全性的选择。许多竹房屋用处理过或天然的竹材来建造,必要时辅以木材、泥浆、砖块及混凝土等其它材料,以建造不同风格的房屋,并增加其耐用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博物馆国内外分析

  (1)国内

  改革开放的深化对博物馆的冲击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博物馆的挑战也越来越猛。最近几年博物馆可以说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品类日益丰富。博物馆机构的建立,博物馆日的出现,博物馆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每一批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快速上升,都说明我过博物馆已经赶上或接近国际博物馆的先进水平。博物馆应该怎么办,不少人在思考,探索,也有不少单位在尝试,寻求。而中国博物馆的困惑是显而易见的,人所共知的经费少,困惑多,设施落后,藏品安全得不太保障,陈列长期不改旧观,观众稀少,门庭冷落,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博物馆。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众对文化现象的兴趣日趋增长,在旅游休闲中感悟人文,扩展视野,增长见识,在不少大城市已成为社会时尚。不少专家指出,博物馆建筑应该在克服自身发展“硬伤”的同时,创新建筑形式、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建筑事业的振兴,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

  国外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分工精细,大致分为历史、文化、科技、交通、艺术、体育、文学、服装、雇佣军、海关、烟草、食品、玩具博物馆等。此外,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如联合国欧洲办事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也被辟为“博物馆”供人参观。国外博物馆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从管理角度来看,有的博物馆为政府财政支持;有的则属于私营性质,还有的属于大公司和企业的基金会管理的专业博物馆。各类博物馆相互补充,形成博物馆网,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

  其次,博物馆建筑贴近观众,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乐趣”。瑞士中部的巴仑堡露天民居博物馆,把瑞士各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汇聚在一起,将各地年久失修但拥有历史价值的民居拆掉,在此“整修如旧”,不仅保留了其文化价值,还将过去的生活忠实地反映出来,人们在博物馆可以触摸饲养着家畜,亲手纺纱织布,品尝“老房子”里刚刚烤出的面包,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世界上许多政治、文化、艺术和体育名人——“名人故居”被开辟成博物馆供人瞻仰,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克拉姆大街49号三层住过7年,并在此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故居是科学爱好者来瑞士必参观的博物馆。

  第四,博物馆建筑注重“自我宣传”。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内容,博物馆建设被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城市历史环境的结合,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与深命。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化的思想建设中更受关注。

  2.民族乐器博物馆国内外分析

  民族乐器博物馆属于专业博物馆,在中国起步非常晚,只有几年的历史。在这几年里,专业博物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是国内展品最为丰富、规模最大、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博物馆。该馆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一九八一年创意筹建,一九八六年十月正式开馆。陈列场地200余平方米,展品有四大系列,一百余品种,三百多件实物。从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七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的吹奏乐器骨哨,到火烧沟遗址出土的距今四千年前(约夏代)的鱼形陶埙;从公元前433年(战国)随县擂鼓墩一号墓中的编钟、瑟、笛、笙、排到明清的古琴真品,乐器的发展进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除了这是比较大的一个综合的民族乐器博物馆外,中国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规模的博物馆。而中国乐器种类繁多,特别是民间乐器,更加数不胜数,这样的一个博物馆根本解决不了中国大量的民族乐器外流,失传的现象。即使近年来中国新建了几个博物馆,比如在京郊平谷埙乐器博物馆,扬州华夏琴筝艺术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等这些比较专业的博物馆的建成,还是很难改变民族民间乐器文化面临冲击、失传的状况。特别是由于“文革”时期一味否定传统乐器的思潮与行为,追求外来乐器,民族意识薄弱,法律和政策不到位,造成了对民族民间乐器的破坏与丢失。

  国外乐器博物馆发展比较早,比较成熟,在很多方面都有章可循,乐器博物馆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比如著名的博物馆常常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变成旅游胜地。比如哈萨克斯坦民族乐器博物馆:有“苹果之乡”、“花园之都”等美誉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春意融融,坐落在市中心潘菲洛夫公园内一座古色古香、钟楼一样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外墙是清一色木板镶嵌,楼前竖立着哈萨克斯坦的民族乐器“口贝兹”。 西班牙北部的比尔巴鄂市就因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而变成地球上的亮点,受到世人瞩目。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1.主要内容

  “笙”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簧管乐器。它是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都插在一个匏制、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口的斗子上。

  竹子是一种植物,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历史经过选择而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促进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竹文化的出现将人类推向另一高潮,竹建筑改善了人类居住环境,解决了世界上十亿人的居居住。

  “竹之笙”——民族乐器博物馆设计根据笙的传说,吹笙人的故事,采取象形文字为元素,具有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此博物馆定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三大职能的专业性博物馆。该馆主要突出依山傍水,在绿丛之中,勿喧宾夺主,勿破坏山形,钢筋混泥土的结构体系,竹材的维护体系,木材的点缀,创建回归自然的生态建筑,体现民族文化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特别是那些具有高超的技巧、高度的艺术性的藏品,不仅能够扩大人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而且还使人们得到艺术的熏陶。一个以竹子为建筑材料的博物馆建筑,创造一个绿色环抱的、可持续的建筑物。用竹产品取代木制产品从而增加世界自然森林的存储量。为了全世界人民和生态的发展,以一种生态和安全的方式加快竹子的传播、丰收、制造和建筑。

  (1)至今全国仍没有一座收集、保管、陈列我国民族乐器方面的专业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将为保护民族乐器增加一个新的亮点,反映中国民族乐器的悠久历史。

  (2)“以人为本”博物馆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3)总体规划:博物馆作为一项城市复苏计划的中心,将会铸造形象和民族乐器文化代表物,将成为乐器文化博物馆建筑的替身。

  (4)结构体系:钢筋混泥土的结构体系,竹材作为维护提醒,与木材相结合,具有创造性的大跨度柱距,为乐器展览空间松绑的博物馆建筑。

  (5)材料:独特的运用竹材,将成为中国博物馆建筑上的一次革新。

  (6)指引方位:引进“纵向射击”式的视觉引导布局。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完美空间。

  2.待解决的问题

  (1)在结构上创新:运用竹材,开发一种可持续的建筑产品。用竹产品取代木制产品从而增加世界自然森林的存储量。为了全世界人民和生态的发展,以一种生态和安全的方式加快竹子的传播、丰收、制造和建筑

  (2)运用竹子的特性,比如:竹子具有很高的强度,尤其抗拉强度等这样的特性,结合木材、泥浆、砖块及混凝土的特性,建造生态的博物馆。

  (3)光对于建筑,材料来说非常重要的,光不到位就体现不出建筑的特色,体现不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

  (4)设计人性划的布局,是建筑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创建美好的家园。

  (5)“竹之笙”——民族乐器博物馆设计的选址:一、选择古文化比较浓的地区。二、在树木密集,有水的山坡边。三、运离城市中心,注重郊区的发展。四、尊重环境,以自然为本。五、就地取材,节约开支。六、面积为1000平方米左右的博物馆建筑。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1)博物馆,竹建筑市场调研阶段:收集大量的资料,了解国际,国内博物馆发展状况,参观博物馆,从中吸收精华,提出科学的设计理念。了解竹子的特性,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的工艺,竹建筑的情况,结合博物馆的特征,合理地把竹子作为维护体系运用到博物馆设计中。

  (2)资料收集阶段:通过对博物馆的了解,结合竹子的特性,光的应用,科学的布局,空间的划分和利用,设计出能体现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和传播中国古汉字和书的历史文化。

  (3)初步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博物馆对环境的要求和竹子的特性,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建筑。

  (4)方案深化阶段:绘制概念分析图、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鸟瞰图、效果图……等,并写出设计说明。

  (5)与指导老师沟通阶段:与教师讨论设计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

  (6)方案的完善阶段:综合考虑,文字,图,板式之间的配合以及影视制作。

  (7)撰写设计说明论文并准备答辩阶段

  五、参考资料

  [1](意)普雷莫利(Premoli,D),(意)罗杰(Roj,M)。《建筑设计的语言》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6

  [2](西)布埃诺(Bueno,p)。《建筑大师名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

  [3]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1

  [4]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5] 欧阳羽峰。《人居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3

  [6] 罗越,王琳,巫濛。《展示观念与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7] (美)亚瑟。罗森布拉特。《博物馆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

  [8] 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9] 张伶伶,李存东。《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10] 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

  [11] 简历中国文档频道:http://oa.jlchina.cn/SiteMap/Article211.htm

  [12] 中国书史: http://www.ndcnc.gov.cn/libpage/zgss

  [13] 景观中国:http://www.landscape.cn/paper/list.asp

  [14] 园林人论坛http://www.444.com.cn/bbs/archiver/tid-5035.html

延伸阅读:建筑设计 材料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