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水利水电 > 正文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2014-05-20 11:30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1、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由于区内气候原因,降水年际变化大和季节性分配不均是制约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易形成旱灾,当地总结为十年九旱,主要在春夏两季发生,严重影响农业产量和品质。本项目将部分利用地表水、部分开采地下水灌溉,同时配套完善田间灌溉设施,实现川道农田水利化,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确保耕地高产稳产。

  土壤因素。项目区内土壤质地主要残积、坡积、洪积和冲积土壤,山地石渣土壤夹杂有石块以沙砾、淤沙土为主,其土壤结构松散,保水肥能力低,土层薄,有效土层厚度一般在15~35cm,保水保肥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

  2、社会经济限制因素

  影响项目区土地有效利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土地利用集约度、现有耕地利用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区位条件、资金筹措等。具体分析如下:

  土地利用集约度。项目区旱地主要以农为主,由于长期形成重用轻养掠夺式经营的生产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综合肥力差,有效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土地得不到有效的集约利用,土地的经营规模受到一定的制约。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大大提高,为高效利用土地奠定了基础。

  耕地利用程度。项目区现有旱耕地87.04公顷,占项目区面积69.26%、,其中有97%的耕地耕种。由于缺乏田间配套和资金投入,现有耕地多为低产旱田,广种薄收。本项目实施后,土地增产潜力巨大,耕地利用程度、土地收益率都将提高。

  土地经营规模。项目区土地以前没有进行过上规模、高起点、有意义的土地整理,目前土地经营方式还是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市场化程度低。本次土地开发整理后,将有望吸引投资,变小规模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增规模增效益。

  区位条件和资金筹措。项目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地政府也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效果很好,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规、小,标准低,满足不了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地块面积大,配套设施费用高,当地群众心有余而力不足,急需通过项目带动解决。本项目实施后,土地质量大大提高,会激发农民加大对土地资金投入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风聆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