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物业管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2014-10-15 15:03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庸俗关系指平常所说的“拉关系”、“走后门”等庸俗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非正常的、不健康的、庸俗化的人际关系。它以损公肥私、侵占他人利益及危害社会利益为特征,是一种赤裸裸的私利关系。由于公共关系引进我国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含义理解得不够准确,一些人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拉关系”,“走后门”、“吃吃喝喝”,这就是把公共关系误解成了庸俗关系。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如下:

  (1)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公共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从对商品的竞争转向对公众的竞争,谁拥有公众,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对公众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组织形象的竞争。一个社会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已成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庸俗关系则是生产力低下、卖方市场和经济落后的表现。当经济落后、商品数量短缺时,即使劣质产品和服务往往也供不应求,公共关系对于组织还没有成为需要;同时,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局限狭小,固定的地域使社会关系具有浓厚的宗族关系、地域关系的性质,人们习惯于生活在同族、同乡的熟人世界中,并对外人产生排他性,局外人想从这个关系网中分享一分利益,获得某些商品或服务,就必须与其中的某个人建立关系,“拉关系,走后门”、“饭桌合同”的根源就在于此。

  (2)代表的利益不同。公共关系将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强调通过组织的政策、行动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在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相互协调、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发展,因此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是一致的。而庸俗关系背离广大公众的利益,所追求的是小团体特别是个人的私利,甚至为了一时的既得利益,不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危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3)手段不同。公共关系活动以事实为基础,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双向信息交流,协调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以取得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支持,因此公共关系人员光明正大地采用公开的、合法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手段来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实现组织与公众的共同利益。而庸俗关系为逃避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总是采取隐蔽的、不正当的、不合法的手段进行私下交易,通过投机钻营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如行贿受贿、徇私舞弊等,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走后门”。

  (3)性质不同。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共关系已成为现代组织应予重视、研究和应用的一门新兴管理学;而庸俗关系则是一种不正之风,它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应借纠正党风、反腐倡廉之机,对之进行坚决抵制,反对和肃清。

  (4)产生的效果不同。公共关系通过有计划的一系列活动,使社会组织在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其结果是组织、社会、国家和公众都受惠:为社会创造一种以诚相见、讲求信誉、提高声望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的发展。庸俗关系则将人际交往商品化,使人们变得唯利是图、目光短浅,整个社会充满市侩气,个人中饱私囊,而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却遭到损害。因此,庸俗关系严重污染社会风气,毒化人们的心灵,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降低社会的文明程度,对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起到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

责任编辑:memo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