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物业管理投标的条件:
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参与物业管理投标应当是具有相应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和承担招标项目能力的法人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在国内参与投标业务的,必须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证书》。
物业管理投标程序
根据招标方式的特点,投标人获取招标信息一般来自两个渠道:一是从公共媒介上采集公开招标信息,二是来自招标方的邀请。
项目评估与风险防范
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初选阶段,准备和实施阶段。初选阶段的评估主要是在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分析、预测和评定,目的是确定是否参与投标;准备和实施阶段的评估主要是对投标物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投标策略和管理方案。
项目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投标人在分析招标物业项目的基本情况时,主要是从物业的性质、类型入手,着重了解物业的建筑面积和投资规模、使用周期、建筑设计规划、配套设施设备等具体情况。属于新建物业的,就要了解物业的建设周期和进度,分析物业现有条件对实施物业管理服务的利弊,如在早期介入和前期物业管理的项目中,要关注现有规划设计及建筑施工中是否存在不符合物业管理要求的问题,以便在方案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或建议方案;属于已投入使用的物业的,则应收集物业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资料,如历年大中修计划实施情况、配套设施功能改造方案等。
分析招标物业项目的定位要从投标物业项目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入手,了解物业的功能定位、形象定位和市场定位,调查物业所在地域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治及法律环境,具体包括物业所在地域的法规政策,政府管理,社会文化传统与习惯,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物业所在区域的位置、交通条件、商业状况、人口流动状况,同类物业的服务费用标准等。
建设单位、物业产权人(含业主)、物业使用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其背景资料以及是否具有诚意合作并具备履行合同的实力。属于新建物业的,要详细调查了解建设单位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和商业信誉等,并通过对建设单位以往所承建的物业质量,以及有关物业管理公司与之合作情况的调查,分析判断招标物业建设单位的可靠性;属于重新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招标项目,应调查解聘原管理方的原因、物业产权人是否与原建设单位或管理方存在法律纠纷。
招标物业项目的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包括业主需求的内容、物业管理消费的承受能力等。目前设计得甲较为规范的物业管理招标文件中对物业管理服务需求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和相关内容。
上一篇:物业管理招标的程序
下一篇: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条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