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有一国家级古建筑群保护区,该景区内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
【单选题】 某镇有一国家级古建筑群保护区,该景区内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日常参观人数众多,人员流动性强,香火旺盛。当地消防队对保护区进行了防火检查,发现该景区内多数古建筑的防火间距均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将建筑外墙改造为防火墙
B.拆除部分不重要的古建筑
C.将古建筑相邻面的门窗用不燃材料封死
D.设置独立的防火墙,兼顾通风排烟与扑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消防技术措施:
(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保护;
(4)拆除
- ·在确定火灾发展模型时,应至少分析下列因素()。
- ·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大于本防烟分区面积的2%时,宜采用( )。
- ·在计算RSET时,可按下列情况考虑( )。
- ·人员在现场状态因素包括( )等。
- ·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有( )。
- ·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为:可用疏散时间(ASET)( )必需疏散时间(RSET)。
-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应急预案并认真落实消防应急演练,能够有效提高人的疏散能力;否则,容易引起人员拥挤和混乱。这属于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因素中的( )。
- ·性能化防火设计主要内容有( )。
- ·关于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从业人员具备的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从墙壁上的开口(如门、窗等)流出而进入其他开放空间中的烟流通常被称为( )。



54:12
51:13
59:27
5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