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员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监理员 > 复习指导 > 正文

工程监理辅导知识:监理人员自身安全管理规定有哪些?

2015-02-11 14:22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监理人员进入工程现场前,应调整和稳定心态,集中精力,保持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因节日、冬休、家庭事务和购票等事项干扰心理状态,监理工作中分散注意力,造成安全事故。

  在工程现场中,监理人员进行检验、巡视、见证取样等监理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进入易燃、易爆和毒气等危险场所必须佩带相应防护用品,情况不明时严禁擅自入内。

  无照明或光线不足的部位,必须有照明灯具、特殊情况必须配备照明器具,方可入内。

  监理人员进行检验、巡视、见证取样等监理作业时,必须走安全通道,发现进入施工现场的路径、通道存在安全隐患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应先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通行。

  监理人员登高作业时应走人行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身体不适和六级风以上恶劣天气严禁登高监理作业。特殊情况需爬竖梯时,应先检查梯子踏步是否松动或开焊,严禁背向竖梯上下。

  高处监理人员作业“四不踏”,即未经检查的搭设物不准踏;玻璃顶棚及天窗不准踏;石棉瓦屋顶不准踏;屋檐口不准踏。

  监理人员应严禁在塔吊等高空物料吊运下方行走和现场监理作业。

  监理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应立即停止监理作业,从安全通道处撤离到安全区域。施工现场发生高空坠落、触电等事故时,应积极配合抢救,防止事态扩大,但必须保证自身安全。

  监理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及宿舍,严禁非电工私自乱接热水器、电炉子等电器,严禁私设开关、插座。下班或室内无人时,应关闭办公和取暖等所有电器电源,锁好门窗后离开。

  施工现场和监理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及宿舍严禁吸烟。应定期清除室内废旧图纸、资料、报纸和其他易燃物品,消除消防隐患因素。

  监理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及宿舍应与施工工程保持安全距离,因场地狭窄等特殊原因设在安全距离以内的,屋面应设置防砸、防穿透的防砸棚设施。

  监理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及宿舍内严禁酗酒、赌博和聚众斗殴,对单位和个人的设备和贵重物品应妥善保管,要注意随时锁门,预防盗窃、治安事故的发生,遵守治安管理规定。

  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内驾车和行走,应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预防发生交通事故。

  监理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及宿舍按照临时设施统一布置,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配合日常的消防管理检查。

  上班时间(包括中午)和晚上值班时间一律不得饮酒,在任何时候,不得与施工单位单独从事吃饭,娱乐等活动。

  驻工地现场的人员,晚上禁止私自外出,如有急事确需外出,应告知值班领导或同事,以便掌握去向,保持联系。

  不应参与社会上的一些不必要的聚会和活动。对社会上的聚众事件不围观,不起哄,不凑热闹。

  监理工作中处理和解决问题,应尊重对方人格,以平和的心态,妥善地解决问题,避免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工人发生正面冲突。

  当遇到危险情况时,应注意保护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大限度减少对自己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发生危险事件,根据事件类别及时拨打报警或急救电话110、119、120、122、999.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理部的监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理部日常的监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协助负责监理部日常的监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

  监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监理人员安全管理规定”以及法规和有关安全管理要求,对违反相应规定,给公司名誉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的员工,公司将按相应管理制度严格处理。

责任编辑:cj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