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一是取消了汇率双轨制,自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之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以银行结售汇制度为基础,机构和个人卖出或购买外汇通过外汇指定银行进行。外汇指定银行又根据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的规定,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多余或补充不足的外汇头寸,进而生成人民币汇率。三是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和支付。四是对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实行结售汇制。在此基础上,允许部分国内企业设立外汇账户,保留一部分外汇。
1994年之后,我国实行的管理浮动制是单一盯住美元,人民币与美元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跟随美元上涨或下浮。2005年7月,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将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之所以选择这种汇率机制,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维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成本不断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在经济与金融日趋开放的条件下,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还将继续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我国汇率制度的特征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市场汇率,即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人民币汇率,而非官定汇率。二是单一汇率,即境内本外币交易均使用一种汇率,不存在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官方汇率。三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即人民币汇率可以在规定的区间内浮动,中央银行依靠法律规范和市场手段,调控外汇供求关系,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实践证明,这种汇率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2)经常项目可兑换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度;二是取消经常项目外汇支付限制;三是实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四是通过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进行贸易真实性审核。
(3)资本项目管制的利弊
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的优点是:首先,可以弥补金融市场本身的一些缺陷,如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等;其次,资本管制可以在固定汇率的体系下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三,面对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可以保护金融的稳定性,正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的经历;第四,利于引导资源的流向。
但是资本管制也是有成本的。首先,由于不是市场决定汇率比价,可能导致资源的无效分配;其次,为腐败等现象提供了土壤;第三,过滤了来自于国际同行的竞争,不利于国内金融部门的发展。
(4)我国汇率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目前,我国外汇收支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取消经常项目汇兑限制的同时,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逐步创造条件,有序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汇率改革的一项重要议程。汇率改革要与其他改革相衔接。在汇率实现充分浮动之前,应做三件事:一是贸易放开经营大体比较充分,服务贸易比较开放;二是资本项目过度管制得到消除;三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体迈出步伐,主要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上一篇:我国的外汇储备政策
下一篇:我国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