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添加老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监理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监理复习知识点:建筑工程监理现实情况

2015-07-20 10:22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字体:  打印 收藏

  1监理单位招标过程中存在着不太规范的情况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着招标不规范的情况,并且有转包及的不良行为。这就致使监理公司的部分人员素质低下,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兵买马,拚凑人数,其工作的效果及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2监理工作不得力,现场管理失控工程监理负责监督管理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在一些隐蔽工程,或者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节点上还需在监理验收合格后报当地质量监督机构进行验收。从五方责任主体责任划分来说,工程监理控制着现场每一个施工环节,监理责任心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现场监理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验收走形式化,一些工程监理在施工单位报验的基础上只是走过场,随便看两眼就通过验收,没有认真仔细的对照图纸进行核验,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有的甚至就没有验收,仅仅在工序报验单上签字,渐渐的出现工程监理就是签字验收的现象。二是监理力度不到位,一些工程监理在现场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但忽视了对工程整改的复验,往往形成问题发现却未整改到位,在下道工序施工时,之前遗留的问题仍然存在,长此以往,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累积,也渐渐演化成为现场管理混乱,处于失控状态。

  3与施工单位窜通,应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现场工程监理如果没有足够的职业操守,不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加上现场施工单位的“糖衣炮弹”,也会出现和施工单位“穿一条裤子”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旦工程监理被施工单位“收买”之后,对于现场的监管就等于失控,特别是对于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进场验收,就会出现不达标的原材料进厂使用,而见证取样送检的却是另外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监理就形同虚设。

  4监理单位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项目监理专业人员配置不齐全,于监理大纲中的人员及设备不符,甚至有的总监一月见不上一面,还有的总监存在多个项目兼职的现象,监理人员更是一人顶几个人用,土建是他,安装是他,监理员是他,见证员还是他,真是节约人员高效工作,这样的高效势必影响工程的质量,即使是跑断腿也无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正常的监督和管理;再说监理单位的检测设备,更是让人担忧,有的监理单位根本不给监理人员配备相关的检测设备,比如钢尺、水准仪、经纬仪、数码相机、千分尺、电脑、打印机等,甚至有的连卷尺都没有,这样的监理单位人员只能是闭着眼睛签字,根本不能对项目进行正常的管理。以上情况说明我们的监理单位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应该加强管理。

  5参建项目相关单位对监理单位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首先是建设单位,不重视监理单位,存在着我的项目我做主的心态和行为,严重的制约了监理单位的正常工作程序和管理力度;其次是施工单位认为监理单位同他一样也是为建设单位服务的,只要与建设单位搞好关系,监理单位能奈我何;再就是质量监督站,认为只要监理在,我的工作就可以减轻了,这就导致了质检站对正常的监督工作有所放松。鉴于以上情况,参建各方就会沟通不畅,各行其事,有的甚至互相推诿,这样的项目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youyou

阅读排行

更多
课程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