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扫码添加老师进群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监理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1年监理工程师复习资料: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的程序

2011-01-24 10:38  来源:  字体:  打印 收藏

  (二)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的程序、内容、任务和措施

  1.目标控制程序

  2.目标控制内容

  3.目标控制任务

  4.目标控制的措施

  ⒈目标控制程序

  ⑴ 控制流程

  建设工程的目标控制是一个有限循环过程,而且一般表现为周期性的循环过程。在建设工程监理的实践中,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常规质量控制问题的控制周期 按周或月计,而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则需要及时加以控制。目标控制也可能包含着对已采取的目标控制措施的调整或控制。

  ⑵ 控制流程的基本环节

  控制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①投入;②转换;③反馈;④对比;⑤纠偏

  ①投入:投入首先涉及到的是传统的生产要素,还包括施工方法和信息等。要使计划能够正常实施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应当将质量、数量符合计划要求的资源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投入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

  ②转换:是指由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通常表现为劳动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运用劳动资料(如施工机具)将劳动对象(如建筑材料、工程设备 等)转变为预定的产出品。在转换过程中,计划的运行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同时由于计划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问题,从而造成实际状况偏离预定的目标和 计划。对于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③ 反馈:控制部门和控制人员需要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这就需要通过反馈信息来实现。为此,需要设计信息反馈系统,预先确定反馈信 息的内容、形式、来源、传递等,使每个控制部门和人员都能及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反馈方式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对非正式信息反馈也应当予以 足够的重视,非正式信息反馈应当适时转化为正式信息反馈。

  ④对比:是将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偏离。在对比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内涵。从目标形成的时 间来看,在前者为计划值,在后者为实际值。二是合理选择比较的对象,常见的是相邻两种目标值之间的比较。三是建立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 的分解深度、细度可以不同,但分解的原则、方法必须相同。四是确定衡量目标偏离的标准。

  ⑤ 纠偏:根据偏差的具体情况,可以按以下三种情况进行纠偏:一是直接纠偏,是指在轻度偏离的情况下,不改变原定目标的计划值,基本不改变原定的实施计划,在 下一个控制周期内使目标的实际值控制在计划值范围内;二是不改变总目标的计划值,调整后期实施计划,这是在中度偏离情况 下所采取的对策;三是重新确定目标的计划值,并据此重新制定实施计划,这是在重度偏离情况下所采取的对策。

  ⑶ 控制类型

  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可将控制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对象的时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按照控制信息的来源, 可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按照控制过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按照控制措施制定的出发点,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①主动控制

  在预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础上,拟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乃至避免目标偏离。主动控制是事前控制,前馈控制、开环控制,是面对未来的控制。

  ②被动控制

  从计划的实际输出中发现偏差,通过对产生偏差原因的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措施,使偏差得以纠正,工程实施恢复到原来的计划状态,或虽然不能恢复到计划状态但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被动控制是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反馈控制、闭环控制,是面对现实的控制。

  ③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关系

  对于建设工程目标控制来说,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者缺一不可,应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紧密结合起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从本工程获得实施情况的信 息以外,也要从外部环境获得有关信息,包括已建同类工程的有关信息,这样才能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使纠偏有针对性。在输入的纠偏措施中,不仅要输入纠正已经发生偏差的措施,而且要有预防和纠正可能发生偏差的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并制定多种主动控制措施,尤其要重视那些基本上不需要消耗资金和时间的主动控制措施,如组织、经济、合同等方面的措施,并力求加大主动控制在控制过程中的比例。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阅读排行

更多
课程

免费视频

更多

免费题库

更多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