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质量控制点的概念
(2)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
①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例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②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地下防水层施工。③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④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⑤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2)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项目经理部必须由主管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的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要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如技术交底书不能保证作业活动的质量要求,承包单位要进行修改补充。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工序或分项工程,不得进人正式实施。
3)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4)环境状态的控制
(1)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
(2)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
(3)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
5)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
6)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
7)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 管理人员到位:作业活动的直接负责人(包括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人员,安全员,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测量人员、材料员、试验员必须在岗。
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如电焊工、电工、起重工、架子工、爆破工),必须持证上岗。对此监理工程师要进行检查与核实。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